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铁路运输论文--铁路线路工程论文--铁路养护与维修论文

高速铁路工务工程健康监测系统设计方案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22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高速铁路的发展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建立高速铁路健康监测系统的意义第11-13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的发展和研究现状第13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隧道健康监测系统的发展和研究现状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路基健康监测系统的发展和研究现状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轨道健康监测系统的发展和研究现状第19-21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主要内容及方法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主要创新点第21-22页
第二章 高速铁路健康监测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第22-34页
    2.1 高速铁路的主要特点第22页
    2.2 建立高速铁路健康监测系统的总体目标和要求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监测系统的总体目标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监测系统的设计原则第23页
    2.3 系统的总体网络结构图第23-24页
    2.4 监测系统的功能要求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高速铁路监测系统硬件基本功能要求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高速铁路监测系统软件基本功能要求第25页
    2.5 数据采集和传输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数据采集系统设计原则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数据采集系统技术要求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仪器选购原则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5.4 数据采集传感器及通信网络的优化布设第27页
    2.6 监测系统的系统的集成第27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6.1 高速铁路桥梁监测子系统的集成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6.2 高速铁路隧道监测子系统的集成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6.3 高速铁路路基监测子系统的集成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6.4 高速铁路轨道监测子系统的模块的集成第32-33页
    2.7 综合监测系统的优点第33页
    2.8 本章小结第33-34页
第三章 高速铁路监测系统的主要监测内容第34-49页
    3.1 高速铁路桥梁监测方案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高速铁路桥梁结构的特点和常见的损伤破坏形式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高速铁路桥梁监测项目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桥梁监测系统方案设计第36-37页
    3.2 高速铁路隧道监测方案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隧道结构的特点和常见的损伤破坏形式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隧道监测的内容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隧道监测系统方案设计第38-39页
    3.3 高速铁路路基监测方案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路基结构的特点和常见的损伤破坏形式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路基监测内容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路基长监测系统方案设计第40-41页
    3.4 高速铁路轨道监测方案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轨道的特点及常见的病害和损伤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轨道的监测内容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轨道监测系统方案设计第43页
    3.5 数据采集设计方案第43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数据采集设备的方案设计第43-47页
    3.6 数据传输设计方案第47-48页
    3.7 本章小结第48-49页
第四章 高速铁路监测系统软件设计第49-73页
    4.1 软件系统模块功能第49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模块功能总体框架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总体工作流程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数据采集工作站第52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数据处理模块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数据管理模块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6 结构评估预警块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7 界面数据显示模块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8 巡检养护管理模块第63-64页
    4.2 软件系统界面设计第64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图形界面设计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系统界面功能设计第65-67页
    4.3 数据库管理系统第67-68页
    4.4 结构评估与预警第68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监测过程中自动预警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总体健康状态评估第69-70页
    4.5 保障系统安全的方案第70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系统安全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网络安全第71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监测数据安全第71-72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72-73页
第五章 高速铁路健康监测系统设计实例第73-107页
    5.1 工程概况第73-7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桥梁工程概况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隧道工程概况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路基工程概况第7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轨道工程概况第75-76页
    5.2 健康监测方案第76-9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桥梁监测方案设计第76-8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隧道监测方案设计第86-9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路基监测方案设计第92-9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轨道监测方案设计第95-97页
    5.3 健康监测系统软件设计第97-10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软件系统主要功能第97-9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系统软件的开发设计第9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系统软件的主要界面实现第98-106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106-107页
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第107-109页
    6.1 结语第107-108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108-109页
参考文献第109-113页
致谢第113-114页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14页

论文共11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磁悬浮列车用5086铝合金薄板冷金属过渡焊接工艺研究
下一篇:重载铁路路基土动力湿化特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