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1 绪论 | 第8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1.2.1 理论意义 | 第8-9页 |
1.2.2 实践意义 | 第9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1.4 本文研究内容和方法 | 第11-14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1-12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2-14页 |
2 江西省交通运输行业行政管理体制现状 | 第14-25页 |
2.1 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概述 | 第14-17页 |
2.2 江西省交通运输行业现状 | 第17-18页 |
2.3 江西省交通运输发展SWOT分析 | 第18-20页 |
2.3.1 内部优势(Strengths)分析 | 第18页 |
2.3.2 内部劣势(Weaknesses)分析 | 第18-19页 |
2.3.3 外部环境机会(Opportunities)分析 | 第19-20页 |
2.3.4 外部环境威胁(Threats)分析 | 第20页 |
2.3.5 SWOT分析总结 | 第20页 |
2.4 江西省交通运输行业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| 第20-22页 |
2.5 江西省交通运输行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义 | 第22-25页 |
2.5.1 优化全省的产业布局 | 第22-23页 |
2.5.2 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| 第23页 |
2.5.3 维持社会正常秩序 | 第23-25页 |
3 国内外交通运输行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案例研究 | 第25-31页 |
3.1 国外交通运输行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案例分析 | 第25-27页 |
3.1.1 美国交通运输行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| 第25-26页 |
3.1.2 英国交通运输行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| 第26页 |
3.1.3 德国交通运输行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| 第26-27页 |
3.2 国内交通运输行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案例分析 | 第27-29页 |
3.2.1 上海市交通运输行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| 第27页 |
3.2.2 北京市交通运输行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| 第27-28页 |
3.2.3 江苏省交通运输行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| 第28-29页 |
3.3 国内外经验总结 | 第29-31页 |
3.3.1 交通运输集中管理,高效统一 | 第29页 |
3.3.2 交通运输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健全 | 第29-30页 |
3.3.3 决策权、执行权和监督权三权分立 | 第30-31页 |
4 江西省交通体制一体化改革的学理依据 | 第31-34页 |
4.1 协同政府理论 | 第31-32页 |
4.2 整体性治理理论 | 第32-34页 |
4.2.1 将民众需求及问题作为治理的指引 | 第32-33页 |
4.2.2 注重政府部门的整合 | 第33页 |
4.2.3 注重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 | 第33页 |
4.2.4 引入新信息技术发展新的治理模式 | 第33-34页 |
5 江西省交通运输行业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策略 | 第34-41页 |
5.1 江西省交通行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思路 | 第34页 |
5.1.1 对交通部门进行大部制改革 | 第34页 |
5.1.2 抛去旧思想,向市场释放冗余职权 | 第34页 |
5.1.3 健全法律法规,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扫清障碍 | 第34页 |
5.2 基于交通运输一体化理念改革交通部门 | 第34-36页 |
5.2.1 培养并加强各交通部门之间的协调意识 | 第35页 |
5.2.2 建立交通行业各部门间的协商管道 | 第35-36页 |
5.2.3 制定各部门间协调配合的规章制度 | 第36页 |
5.3 在新体制下分离决策权、执行权和监督权 | 第36-38页 |
5.3.1 建立科学的决策部门 | 第36-37页 |
5.3.2 建立坚决的执行部门 | 第37-38页 |
5.3.3 建立有力的监督体系 | 第38页 |
5.4 建设并完善交通运输法制 | 第38-39页 |
5.4.1 完善交通法规体系,以立法来推动发展 | 第38页 |
5.4.2 强化执行部门对于政策法规的认同,提高执行力 | 第38-39页 |
5.4.3 提高违法成本,威慑违规行为 | 第39页 |
5.5 努力推进相关人才建设 | 第39-41页 |
5.5.1 加强人才培养,提供智力支撑 | 第39-40页 |
5.5.2 充分利用高校资源,培养高层次人才 | 第40-41页 |
6 结语 | 第41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5页 |
致谢 | 第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