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物理化学(理论化学)、化学物理学论文

双(3,5-二羧苯基)次膦酸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8页
第一章 绪论第12-22页
    1.1 羧酸类金属-有机配位聚合物的应用第13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催化作用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吸附与分离应用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发光与磁性第18-20页
    1.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第20-22页
第二章 含磷羧酸镉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荧光性质第22-36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2页
    2.2 实验仪器及试剂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所有试剂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主要仪器第23页
    2.3 实验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双(3,5-二羧苯基)次膦酸的合成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配合物的合成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2.1 配合物1的合成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2.2 配合物2的合成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2.3 配合物3的合成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2.4 配合物4的合成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2.5 配合物5的合成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晶体数据测定第25-27页
    2.4 结果与讨论第27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晶体结构分析第27-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1.1 配合物1的结构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1.2 配合物2的结构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1.3 配合物3的结构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1.4 配合物4的结构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1.5 配合物5的结构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配合物的主要性质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2.1 热重分析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2.2 固体荧光分析第33-34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34-36页
第三章 含磷羧酸锌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荧光性质第36-46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6页
    3.2 实验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配合物的合成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1.1 配合物6的合成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1.2 配合物7的合成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1.3 配合物8的合成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1.4 配合物9的合成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晶体数据测定第37-39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讨论第39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晶体结构分析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1.1 配合物6的结构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1.2 配合物7的结构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1.3 配合物8的结构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1.4 配合物9的结构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配合物的主要性质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2.1 热重分析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2.2 固体荧光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3-46页
第四章 含磷羧酸钴、锰、铜、镍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其磁性性质第46-70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46页
    4.2 实验第46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配合物的合成第46-5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1.1 配合物10的合成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1.2 配合物11的合成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1.3 配合物12的合成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1.4 配合物13的合成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1.5 配合物14的合成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1.6 配合物15的合成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1.7 配合物16的合成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1.8 配合物17的合成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1.9 配合物18的合成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1.10 配合物19的合成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1.11 配合物20的合成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1.12 配合物21的合成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1.13 配合物22的合成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晶体数据测定第50-54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讨论第54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晶体结构分析第54-6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1.1 配合物10的结构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1.2 配合物11的结构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1.3 配合物12的结构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1.4 配合物13的结构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1.5 配合物14的结构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1.6 配合物15的结构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1.7 配合物16的结构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1.8 配合物17的结构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1.9 配合物18的结构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1.10 配合物19的结构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1.11 配合物20的结构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1.12 配合物21的结构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1.13 配合物22的结构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配合物的主要性质第64-6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2.1 热重分析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2.2 磁性分析第66-68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68-70页
结论第70-72页
参考文献第72-78页
附录A 配合物的部分键长和键角第78-94页
致谢第94-96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6页

论文共9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几种常见荧光染料的反应型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
下一篇:含吡啶类金属配合物的制备、表征及其性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