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物理化学(理论化学)、化学物理学论文

含吡啶类金属配合物的制备、表征及其性质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27页
    1.1 有机金属配合物的概述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有机金属配合物的背景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有机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方法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有机金属配合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有机金属配合物的分类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5 有机金属配合物的应用第13页
    1.2 配体的分类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吡啶类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羧酸类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氰基类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氮/氧混合类第14页
    1.3 吡啶类配体的概况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双联吡啶的概述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三联吡啶的概述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多吡啶的概述第15页
    1.4 三联吡啶及其衍生物的概述第15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三联吡啶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第15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三联吡啶及其衍生物的应用第19-25页
    1.5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与意义第25-26页
    1.6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第26-27页
第二章 钯(Ⅱ)三联吡啶配合物的合成及其表征第27-47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7页
    2.2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27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实验内容及仪器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几种主要的实验仪器第28-31页
    2.3 配合物A_1、A_2的合成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配合物A_1的合成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配合物A_2的合成第31页
    2.4 配合物A_1的晶体结构第31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配合物A_1的晶体结构分析与讨论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配合物A_1的晶体数据第32-37页
    2.5 配合物A_1的表征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(PXRD)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热稳定性的探究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红外光谱分析第39页
    2.6 配合物A_2的表征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6.1 热稳定性的探究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6.2 红外光谱分析第40页
    2.7 催化性能的研究第40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7.1 配合物A_1和A_2催化碘苯与二碘联苯的C-C偶联反应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7.2 配合物A_1和A_2对反应的影响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2.7.3 碱对反应的影响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7.4 底物的拓展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7.5 钯催化碘苯与二碘苯的产物表征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7.6 可能的反应机理第45页
    2.8 本章小结第45-47页
第三章 双金属三联吡啶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第47-56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47页
    3.2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47-48页
    3.3 双金属铜镍三联吡啶配合物的合成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配合物B_1的合成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配合物B_2的合成第48-49页
    3.4 配合物结构与表征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热稳定性的探究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利用红外光谱进行结构分析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配合物B_1的形貌分析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吸脱附等温线第50-51页
    3.5 配合物B_3的合成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合成步骤第51页
    3.6 配合物B_3的结构与性质表征第51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稳定性的探究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配合物B_3的形貌分析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3.6.3 利用红外光谱进行结构分析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6.4 XPS的测定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6.5 吸脱附等温线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3.6.6 配合物B_3对CO_2的吸附与分离性能第54-55页
    3.7 本章小结第55-56页
第四章 UiO-67类型MOFs材料的合成及气体吸附性能研究第56-63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56-57页
    4.2 实验仪器和试剂第57页
    4.3 材料C_1的合成第57页
    4.4 材料C_1的表征第57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热稳定性的探究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材料C_1的形貌分析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(PXRD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吸脱附等温线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5 N_2、CO_2、CH_4、O_2的吸附与分离性能第60-62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62-63页
参考文献第63-72页
致谢第72-73页
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第73-74页
附录第74-80页

论文共8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双(3,5-二羧苯基)次膦酸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
下一篇:基于柔性席夫碱配体的过渡金属-稀土多核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发光性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