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0-11页 |
abstract | 第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2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2-15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2-15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5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5-18页 |
1.2.1 现代化仓储研究 | 第15-17页 |
1.2.2 仓储业务流程研究 | 第17-18页 |
1.3 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8-19页 |
1.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| 第19-21页 |
1.4.1 研究方法 | 第19-20页 |
1.4.2 技术路线 | 第20-21页 |
1.5 创新之处 | 第21-22页 |
第二章 基础理论 | 第22-26页 |
2.1 仓储方面的管理理论 | 第22-23页 |
2.1.1 现场管理 | 第22页 |
2.1.2 仓储管理 | 第22页 |
2.1.3 自动控制 | 第22-23页 |
2.2 业务流程方面的优化理论 | 第23-24页 |
2.2.1 业务流程管理 | 第23页 |
2.2.2 业务流程改进 | 第23-24页 |
2.2.3 业务流程再造 | 第24页 |
2.3 Petri网理论 | 第24页 |
2.4 FlexSim仿真软件 | 第24-25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三章 J公司仓储业务流程现状及问题分析 | 第26-34页 |
3.1 J公司仓储业务简介 | 第26页 |
3.2 J公司仓储业务流程概述 | 第26-30页 |
3.2.1 仓储业务流程 | 第27页 |
3.2.2 入库业务流程 | 第27-28页 |
3.2.3 在库业务流程 | 第28-29页 |
3.2.4 出库业务流程 | 第29-30页 |
3.3 J公司仓储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30-33页 |
3.2.1 入库等待时间长 | 第30-31页 |
3.2.2 盘点效率低 | 第31页 |
3.2.3 货物破损率较高 | 第31-32页 |
3.2.4 拣选速度慢 | 第32-33页 |
3.2.5 出入库繁忙与空闲状态并存 | 第33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四章 J公司仓储业务流程优化 | 第34-56页 |
4.1 智能仓储系统优化原则 | 第34-36页 |
4.1.1 安全可靠性原则 | 第34页 |
4.1.2 充分利用空间的原则 | 第34-35页 |
4.1.3 提高机械化水平的原则 | 第35页 |
4.1.4 标准化原则 | 第35页 |
4.1.5 可维护性原则 | 第35页 |
4.1.6 可拓展性原则 | 第35-36页 |
4.2 仓储业务流程优化分析 | 第36-37页 |
4.3 J公司仓储业务流程优化思路 | 第37-45页 |
4.3.1 仓储业务流程优化 | 第37-39页 |
4.3.2 入库业务流程优化 | 第39-40页 |
4.3.3 在库业务流程优化 | 第40-42页 |
4.3.4 出库业务流程优化 | 第42-45页 |
4.4 基于Petri网模型的仓储业务流程优化的有效性验证 | 第45-55页 |
4.4.1 入库业务流程 | 第45-49页 |
4.4.2 出库业务流程 | 第49-54页 |
4.4.3 仓储业务流程 | 第54-55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第五章 J公司仓储业务流程仿真分析 | 第56-72页 |
5.1 FlexSim软件应用及建模假设条件 | 第56-58页 |
5.1.1 FlexSim仿真建模步骤 | 第56页 |
5.1.2 FlexSim建模对象介绍 | 第56-57页 |
5.1.3 FlexSim仿真假设条件 | 第57-58页 |
5.2 现行仓储业务流程仿真 | 第58-64页 |
5.2.1 现行仓储业务流程仿真整体布局 | 第58-59页 |
5.2.2 现行仓储业务流程仿真参数设置 | 第59-62页 |
5.2.3 现行仓储业务流程仿真结果分析 | 第62-64页 |
5.3 优化后仓储业务流程仿真 | 第64-69页 |
5.3.1 优化后仓储业务流程仿真整体布局 | 第64-66页 |
5.3.2 优化后仓储业务流程仿真参数设置 | 第66-68页 |
5.3.3 优化后仓储业务流程仿真结果分析 | 第68-69页 |
5.4 J公司仓储业务流程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| 第69-71页 |
5.4.1 入库等待时间减少 | 第69-70页 |
5.4.2 货物破损率降低 | 第70页 |
5.4.3 拣选速度提高 | 第70-71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71-72页 |
第六章 仓储业务流程优化的保障措施 | 第72-76页 |
6.1 管理理念 | 第72页 |
6.2 资金投入 | 第72页 |
6.3 技术支撑 | 第72-73页 |
6.4 人才保障 | 第73页 |
6.5 制度支持 | 第73-74页 |
6.6 本章小结 | 第74-76页 |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6-78页 |
7.1 文章总结 | 第76-77页 |
7.2 本文展望及不足 | 第77-7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8-84页 |
致谢 | 第84-86页 |
附录 | 第86-8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