萘磺酸废水的处理研究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3-4页 |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5-23页 |
1.1 前言 | 第15页 |
1.2 萘磺酸化合物概述 | 第15-16页 |
1.3 萘磺酸工业废水的概述 | 第16-19页 |
1.3.1 萘磺酸生产废水的特点 | 第16-17页 |
1.3.2 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 | 第17-19页 |
1.4 络合萃取的研究 | 第19-21页 |
1.4.1 反应机理 | 第19-20页 |
1.4.2 络合萃取相的选择 | 第20-21页 |
1.5 本文研究内容 | 第21-23页 |
第二章 实验部分 | 第23-29页 |
2.1 前言 | 第23页 |
2.2 实验试剂 | 第23-24页 |
2.3 实验仪器及装置 | 第24-27页 |
2.3.1 间歇萃取装置 | 第24-25页 |
2.3.2 连续萃取装置 | 第25-27页 |
2.4 分析方法 | 第27-29页 |
2.4.1 液相色谱分析 | 第27页 |
2.4.2 分光光度计 | 第27-29页 |
第三章 萘磺酸生产废水的络合萃取 | 第29-61页 |
3.1 前言 | 第29页 |
3.2 实验原理 | 第29-30页 |
3.3 分析条件及原料分析 | 第30-35页 |
3.3.1 标准曲线的绘制 | 第30-32页 |
3.3.2 原料分析 | 第32-35页 |
3.4 单级萃取 | 第35-51页 |
3.4.1 40 %废水的络合萃取 | 第35-44页 |
3.4.2 25 %废水的络合萃取 | 第44-48页 |
3.4.3 8%废水的络合萃取 | 第48-51页 |
3.5 错流萃取 | 第51-55页 |
3.5.1 40%废水的错流萃取 | 第52-53页 |
3.5.2 25%废水的错流萃取 | 第53-54页 |
3.5.3 8%废水的错流萃取 | 第54-55页 |
3.5.4 小结 | 第55页 |
3.6 连续萃取 | 第55-61页 |
3.6.1 8%废水的连续萃取 | 第55-56页 |
3.6.2 8%废水的中试实验 | 第56-57页 |
3.6.3 25%废水的中试实验 | 第57-58页 |
3.6.4 40%废水的中试实验 | 第58-59页 |
3.6.5 研究小结 | 第59-61页 |
第四章 H酸、T酸的络合处理 | 第61-69页 |
4.1 前言 | 第61页 |
4.2 废水的来源及特点 | 第61页 |
4.3 T酸废水的络合萃取 | 第61-65页 |
4.3.1 酸量的影响 | 第61-62页 |
4.3.2 萃取温度的影响 | 第62-63页 |
4.3.3 萃取时间的影响 | 第63-64页 |
4.3.4 油水比的影响 | 第64-65页 |
4.4 T酸废水的络合萃取 | 第65-66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66-69页 |
第五章 K酸生产废水的反萃工艺 | 第69-79页 |
5.1 前言 | 第69页 |
5.2 反萃工艺的研究 | 第69-70页 |
5.2.1 碱液反萃 | 第69-70页 |
5.2.2 氨气反萃 | 第70页 |
5.3 萃取剂回收 | 第70-72页 |
5.4 反萃固体分析方法 | 第72-75页 |
5.4.1 液相色谱法 | 第72-75页 |
5.4.2 分光光度法 | 第75页 |
5.5 固体提纯去盐 | 第75-77页 |
5.6 萃取剂再生 | 第77-78页 |
5.7 本章小结 | 第78-79页 |
第六章 实验结论及展望 | 第79-83页 |
6.1 结论 | 第79-81页 |
6.2 展望 | 第81-8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3-87页 |
致谢 | 第87-89页 |
研究成果及发表论文 | 第89-91页 |
作者和导师简介 | 第91-92页 |
附件 | 第92-9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