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史通》“班马异同”评研究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绪论 | 第11-16页 |
0.1 《史通》与“班马异同”的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0.2 研究方法和内容 | 第15-16页 |
1 体例 | 第16-31页 |
1.1 断限 | 第17-19页 |
1.2 本纪 | 第19-21页 |
1.3 世家 | 第21-23页 |
1.4 列传 | 第23-26页 |
1.5 表历 | 第26-27页 |
1.6 书志 | 第27-29页 |
1.7 其他(论赞、题目、序传) | 第29-31页 |
2 褒贬 | 第31-48页 |
2.1 对事件的褒贬 | 第32-37页 |
2.1.1 从对事件的描述评价中看史家的褒贬 | 第32-34页 |
2.1.2 从史料的取舍排序中看史家的褒贬。 | 第34-37页 |
2.2 对人物的褒贬 | 第37-46页 |
2.3 总结 | 第46-48页 |
3 叙事 | 第48-61页 |
3.1 烦省 | 第48-52页 |
3.2 显晦 | 第52-54页 |
3.3 征实 | 第54-60页 |
3.4 语言(雅俗、文质) | 第60-61页 |
4 其他 | 第61-64页 |
4.1 著史的条件 | 第61-62页 |
4.2 批评前代之“班马异同”论 | 第62-64页 |
5 《史通》“班马异同”评分析 | 第64-66页 |
结束语 | 第66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69页 |
致谢 | 第69-7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| 第70-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