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石涛《画语录》的美学思想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绪论 | 第8-16页 |
0.1 石涛及《画语录》简介 | 第8-9页 |
0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4页 |
0.2.1 国内研究概述 | 第9-13页 |
0.2.2 国外研究概述 | 第13-14页 |
0.3 选题的研究意义 | 第14-15页 |
0.4 选题的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1 石涛《画语录》美学思想的产生背景 | 第16-21页 |
1.1 自董其昌以至“四王”的复古画学 | 第16-18页 |
1.2 清初复古画学的意义与局限 | 第18-21页 |
2 石涛《画语录》对绘画艺术的本源之思 | 第21-31页 |
2.1 “一画”是艺术乃至宇宙的本源 | 第21-25页 |
2.1.1 “一画”的理论来源及解析 | 第21-24页 |
2.1.2 “一画”是“法”的本源和依据 | 第24-25页 |
2.2 “法”是“一画之法”的具体体现 | 第25-31页 |
2.2.1 “了法”与“去法障” | 第25-27页 |
2.2.2 石涛关于“法”的思想的演进 | 第27-31页 |
2.2.2.1 “我自用我法” | 第27-28页 |
2.2.2.2 “不立一法,不舍一法” | 第28-31页 |
3 石涛《画语录》对绘画艺术的古今之思 | 第31-42页 |
3.1 促成石涛古今之思的因素 | 第31-36页 |
3.1.1 心学与启蒙思想的传播 | 第31-32页 |
3.1.2 “边缘人”的身份定位 | 第32-34页 |
3.1.3 同时代艺术友人的影响 | 第34-36页 |
3.2 石涛《画语录》对艺术古今问题的看法 | 第36-39页 |
3.2.1 “古者,识之具也” | 第36-37页 |
3.2.2 “具古以化”、“借古以开今” | 第37-38页 |
3.2.3 “我之为我,自有我在” | 第38-39页 |
3.3 石涛《画语录》对艺术心灵的关注 | 第39-42页 |
3.3.1 “尊受” | 第40-41页 |
3.3.2 “远尘”与“脱俗” | 第41-42页 |
4 石涛《画语录》美学思想的影响 | 第42-44页 |
4.1 对绘画实践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4.2 对艺术理论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结语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7页 |
致谢 | 第47-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