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建筑结构论文--结构理论、计算论文--结构力学论文--结构动力学论文

基于框架—料仓相互作用的框架地震响应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创新点摘要第6-9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9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-11页
    1.2 结构-设备耦合体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结构-设备耦合体系的国外研究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结构-设备耦合体系的国内研究现状第13-15页
    1.3 料仓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-17页
    1.4 主要研究内容第17-19页
第二章 有限元的介绍及验证第19-30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19页
    2.2 ABAQUS简介第19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各模块简介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模型建立过程简介第20-25页
    2.3 既有试验模型简介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结构模型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设备模型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试验结果第26-27页
    2.4 结构-设备耦合体系的有限元模型验证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试验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建立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有限元模拟结果第28-29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29-30页
第三章 基于框架-料仓相互作用的框架地震响应数值仿真第30-48页
    3.1 工程概况第30-31页
    3.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单元选取及建立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材料属性参数的确定第33-34页
    3.3 有限元模型的模态分析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堆聚质量体系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框架-料仓耦合体系第35-37页
    3.4 有限元模型的时程分析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时程分析法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地震波的选用调整与施加第37-40页
    3.5 基于框架-料仓相互作用的框架地震响应研究第40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堆聚质量体系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框架-料仓耦合体系第43-47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47-48页
第四章 框架-料仓耦合体系影响因素分析第48-79页
    4.1 料仓高度的影响第48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模态分析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EL-Centro地震波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Taft地震波第52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兰州人工地震波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小结第57-58页
    4.2 储料质量的影响第58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模态分析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EL-Centro地震波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Taft地震波第62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兰州人工地震波第65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小结第67-68页
    4.3 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影响第68-7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模态分析第68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EL-Centro地震波第70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Taft地震波第72-7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兰州人工地震波第75-7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小结第77-78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78-79页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79-81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79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79-81页
参考文献第81-86页
发表文章目录第86-87页
致谢第87-88页

论文共8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协同治理视角的“河长制”探析
下一篇:一种新型钢管橡胶摩擦耗能器的试验及其应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