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隧道工程论文--隧道施工论文--施工方法论文

大跨度连拱隧道施工方案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8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21页
    1.1 国内外连拱隧道建设现状、研究现状第11-16页
    1.2 存在的问题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施工方面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设计方面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监控方面第18-19页
    1.3 技术路线第19-21页
第二章 赵家连拱隧道地质概况及施工方案第21-31页
    2.1 赵家连拱隧道工程简介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工程概况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地质概况第21-23页
    2.2 连拱隧道常用施工方案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双侧壁三导洞分步施工法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全断面施工法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中导洞正台阶法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中导洞侧壁导坑法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中导洞施工第25页
    2.3 偏压连拱隧道开挖受力分析第25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从隧道的受力角度考虑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从坡体的稳定角度考虑第27-31页
第三章 赵家连拱隧道正中导洞法施工方案研究第31-47页
    3.1 隧道开挖基本力学理论第31页
    3.2 开挖施工步骤的模拟第31-32页
    3.3 隧道开挖模拟相关条件和参数的选取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计算范围及边界条件的选取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单元类型及材料参数的选取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本构模型的选取第33-34页
    3.4 赵家连拱隧道中导洞合理施工模拟结果第34-37页
    3.5 赵家连拱隧道监控量测成果分析第37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赵家连拱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赵家连拱隧道监控量测项目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监控量测点布设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赵家连拱隧道监控量测数据分析第41-44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44-47页
第四章 赵家连拱隧道中导洞施工位置的研究第47-59页
    4.1 赵家连拱隧道中导洞施工位置的模拟结果第47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计算模型及条件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计算结果第49-57页
    4.2 本章小结第57-59页
第五章 连拱隧道偏中导洞法三维施工动态数值模拟第59-73页
    5.1 洞口段施工过程分析计算模型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计算基本假定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模型参数选取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计算模型及计算步骤第60页
    5.2 偏中导洞法计算结果第60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围岩位移第60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围岩应力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初期支护应力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中隔墙应力第67-69页
    5.3 考虑左右主洞施工进尺的数值模拟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中隔墙应力比较分析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初支应力比较分析第70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70-73页
第六章 赵家连拱隧道偏中导洞形状的研究第73-83页
    6.1 赵家连拱隧道偏中导洞形状的模拟结果第73-82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计算模型及条件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计算结果第74-82页
    6.2 本章小结第82-83页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83-85页
    7.1 研究成果与结论第83-84页
    7.2 展望第84-85页
致谢第85-86页
参考文献第86-91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91页

论文共9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交通冲突技术的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最小间距研究
下一篇:基于贵州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动态控制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