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1 引言 | 第9-18页 |
·问题的缘起 | 第9页 |
·研究的目的 | 第9-10页 |
·研究的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理论意义 | 第10页 |
·实践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综述 | 第11-14页 |
·国外已有研究现状梳理 | 第11页 |
·国内已有研究现状梳理 | 第11-14页 |
·已有研究不足 | 第14页 |
·研究创新 | 第14页 |
·研究方法及思路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5页 |
·核心概念界定 | 第15-17页 |
·诚信 | 第15-16页 |
·求职信 | 第16页 |
·求职诚信 | 第16-17页 |
·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17-18页 |
·需要层次理论 | 第17页 |
·信用伦理之权利规范论 | 第17-18页 |
2 大学生求职信中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| 第18-28页 |
·大学生求职中诚信现状 | 第18页 |
·大学生求职信中诚信缺失样本分析 | 第18-19页 |
·大学生求职信中诚信缺失的具体表现 | 第19-28页 |
·夸大类 | 第20-23页 |
·作假类 | 第23-28页 |
3 求职信中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| 第28-37页 |
·外部原因 | 第28-33页 |
·社会转型阶段带来的负面影响 | 第28-29页 |
·学校诚信教育松弛 | 第29-31页 |
·家庭教育存在问题 | 第31-33页 |
·内部原因 | 第33-37页 |
·大学生求职诚信缺失的心理动机分析 | 第33-34页 |
·大学生求职诚信缺失的社会心理分析 | 第34-35页 |
·大学毕业生的综合能力与市场需求相脱节 | 第35-37页 |
4 大学生诚信求职缺失的对策思考 | 第37-43页 |
·构建社会诚信机制 | 第37-38页 |
·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 | 第37页 |
·建立奖罚诚信配套机制 | 第37-38页 |
·制定诚信立法,构建诚信的法律保障 | 第38页 |
·健全高校诚信教育体系 | 第38-40页 |
·建立严格的大学生就业管理机制 | 第38-39页 |
·建立大学生个人诚信档案 | 第39页 |
·改变传统的学校教育内容,设置专业课程提高诚信教育的有效性 | 第39-40页 |
·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,加强教师诚信机制的建构 | 第40页 |
·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| 第40-41页 |
·家长应重视子女综合能力的提升 | 第40页 |
·家长应转变教育观念,掌握教育规律 | 第40-41页 |
·以身作则,对子女采取进行正确诚信价值观的引导 | 第41页 |
·大学毕业生需不断提高个人素质 | 第41-43页 |
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| 第41-42页 |
·培养良好的心态 | 第42页 |
·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 | 第42-43页 |
结论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46-47页 |
致谢 | 第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