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8页 |
| 引言 | 第8-9页 |
| 一、导论 | 第9-17页 |
| (一) 问题的提出 | 第9-10页 |
| 1. 学生参与学生管理是实现学生权力的一种体现 | 第9页 |
| 2. 学生参与学生管理是实现科学、民主、高效的学生管理的途径之一 | 第9-10页 |
| 3. 学生参与学生管理是提高学生参与能力和管理能力重要的途径之一 | 第10页 |
| (二) 文献综述 | 第10-15页 |
| 1. 高校学生参与学生管理的历史研究 | 第10-13页 |
| 2. 高校学生参与学校学生管理的影响研究 | 第13-14页 |
| 3. 高校学生参与学生管理研究的不足 | 第14-15页 |
| (三) 主要概念界定 | 第15-16页 |
| 1. 高校学生 | 第15页 |
| 2. 高校学生管理 | 第15页 |
| 3. 学生参与 | 第15-16页 |
| 4. 高校学生参与学生管理 | 第16页 |
| (四) 研究意义 | 第16-17页 |
| 1. 理论意义 | 第16页 |
| 2. 实践意义 | 第16-17页 |
| 二、高校学生参与学生管理的实证分析 | 第17-36页 |
| (一) 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情况 | 第17页 |
| (二) 各参与要素的主要情况 | 第17-26页 |
| 1. 参与程度和参与内容 | 第17-22页 |
| 2. 参与层次和阶段 | 第22-24页 |
| 3. 参与渠道 | 第24-26页 |
| (三) 参与学生管理中学生情况 | 第26-32页 |
| 1. 学生对参与学生管理的主观看法 | 第26-29页 |
| 2. 学生对参与学生管理的行为分析 | 第29-32页 |
| (四) 参与学生管理中管理者情况 | 第32-36页 |
| 1. 管理者对学生的态度 | 第32-33页 |
| 2. 管理者对学生所提意见的处理 | 第33-34页 |
| 3. 管理者为学生参与学生管理提供的条件 | 第34页 |
| 4. 管理者对学生参与学生管理的主要看法 | 第34-36页 |
| 三、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| 第36-42页 |
| (一) 主要问题 | 第36-37页 |
| 1. 各参与要素的主要问题 | 第36页 |
| 2. 学生管理中学生的主要问题 | 第36-37页 |
| 3. 学生管理中管理者的主要问题 | 第37页 |
| (二) 原因分析 | 第37-42页 |
| 1. 学生的参与经历和对参与的认识 | 第37-39页 |
| 2. 参与情境 | 第39-40页 |
| 3. 学生管理制度 | 第40-41页 |
| 4. 管理者的行为表现和人格品质 | 第41-42页 |
| 四、对学生参与学生管理的建议 | 第42-50页 |
| (一) 全面把握恰适性参与原则 | 第42-43页 |
| (二) 完善学生参与学生管理制度 | 第43-44页 |
| 1. 新制度的制定 | 第43-44页 |
| 2. 制度的推广 | 第44页 |
| (三) 实施参与教育 | 第44-47页 |
| 1. 启蒙参与教育 | 第45页 |
| 2. 日常参与教育 | 第45-47页 |
| (四) 善于在沟通中分析学生、管理者自身、学生利益 | 第47-50页 |
| 1. 对学生的整体分析 | 第47-48页 |
| 2. 对学生和管理者自身的个别分析 | 第48-49页 |
| 3. 对学生利益的分析 | 第49-50页 |
| 五、结论 | 第50-5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1-52页 |
| 附录1“高校学生参与学生管理的研究”问卷 | 第52-57页 |
| 附录2“高校学生参与学生管理的研究”问卷的统计数据 | 第57-60页 |
| 附录3 “高校学生参与学生管理的研究”访谈提纲(管理者) | 第60-61页 |
| 致谢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