头台油田源13区块扶余油层储层预测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前言 | 第9-12页 |
0.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| 第9页 |
0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0.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10-11页 |
0.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| 第11-12页 |
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| 第12-15页 |
1.1 研究区位置 | 第12-13页 |
1.2 研究区地质特征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| 第15-33页 |
2.1 地层划分与对比 | 第15-22页 |
2.1.1 划分对比方法 | 第15页 |
2.1.2 标准井的选取 | 第15页 |
2.1.3 基准面旋回界面的选取与识别 | 第15-18页 |
2.1.4 井震结合,高分辨率层序对比 | 第18-20页 |
2.1.5 地层划分、对比结果 | 第20-22页 |
2.2 地震层位解释 | 第22-33页 |
2.2.1 地震地质层位标定 | 第23页 |
2.2.2 连井标定及构造解释 | 第23-33页 |
第三章 储层精细预测 | 第33-62页 |
3.1 扶余油组储层发育特征 | 第33-36页 |
3.1.1 储层砂岩厚度特征 | 第33-34页 |
3.1.2 砂体平面剖面特征 | 第34-36页 |
3.2 资料品质分析及预处理 | 第36-38页 |
3.2.1 储层敏感测井属性优选级标准化处理 | 第36-37页 |
3.2.2 地震资料预处理 | 第37-38页 |
3.3 地震储层预测 | 第38-62页 |
3.3.1 精细岩性标定落实河道砂体反射特征 | 第38-39页 |
3.3.2 河道砂体地震预测方法优选 | 第39-41页 |
3.3.3 多种属性提取分析 | 第41页 |
3.3.4 井震反演预测 | 第41-45页 |
3.3.5 储层发育特征 | 第45-62页 |
第四章 有利区优选 | 第62-75页 |
4.1 油气成藏条件 | 第62-63页 |
4.2 有利区优选 | 第63-75页 |
4.2.1 台103二维区有利目标评价 | 第64-69页 |
4.2.2 源13三维区有利目标评价 | 第69-72页 |
4.2.3 永乐三维区有利目标评价 | 第72-75页 |
结论 | 第75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80页 |
发表文章目录 | 第80-81页 |
致谢 | 第81-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