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6页 |
1.1 概述 | 第8页 |
1.2 风致桥梁效应 | 第8-9页 |
1.2.1 静力作用 | 第9页 |
1.2.2 动力作用 | 第9页 |
1.3 桥梁颤振的研究方法 | 第9-12页 |
1.3.1 理论分析法 | 第10页 |
1.3.2 风洞试验法 | 第10-11页 |
1.3.3 理论和试验相结合 | 第11页 |
1.3.4 数值风洞技术 | 第11-12页 |
1.4 桥梁颤振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5 本文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| 第14-16页 |
第二章 桥梁断面颤振导数识别理论 | 第16-26页 |
2.1 气动自激力与颤振导数 | 第16-20页 |
2.1.1 Theodorsen理想平板气动自激力理论 | 第16-18页 |
2.1.2 Scanlan桥梁断面颤振导数理论 | 第18-20页 |
2.2 理想平板的颤振导数 | 第20-23页 |
2.3 桥梁断面颤振导数的识别方法 | 第23-25页 |
2.3.1 基于风洞试验结果的颤振导数识别 | 第23-24页 |
2.3.2 基于CFD技术的颤振导数识别 | 第24-25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三章 计算机流体力学基本理论概述 | 第26-37页 |
3.1 描写流动问题的基本控制方程 | 第26-28页 |
3.1.1 质量守恒方程 | 第26页 |
3.1.2 动量守恒方程 | 第26-27页 |
3.1.3 能量守恒方程 | 第27-28页 |
3.2 湍流模拟 | 第28-33页 |
3.2.1 湍流现象概述 | 第28页 |
3.2.2 湍流的数值模拟方法 | 第28-30页 |
3.2.3 常用湍流模型 | 第30-33页 |
3.3 Fluent软件及算法介绍 | 第33-35页 |
3.3.1 Fluent软件 | 第33-34页 |
3.3.2 算法介绍 | 第34-35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5-37页 |
第四章 π 形断面颤振导数的数值模拟 | 第37-59页 |
4.1 概述 | 第37-38页 |
4.2 π 形断面颤振稳定性的风洞试验 | 第38-44页 |
4.2.1 试验概况 | 第38-40页 |
4.2.2 π 形断面的颤振稳定性分析 | 第40-43页 |
4.2.3 颤振导数的风洞试验值 | 第43-44页 |
4.3 π 形断面颤振导数的数值模拟计算 | 第44-57页 |
4.3.1 π 形断面的数值模型 | 第44-46页 |
4.3.2 模型计算 | 第46-49页 |
4.3.3 典型 π 形主梁断面的颤振导数分析 | 第49-56页 |
4.3.4 风攻角对 π 形断面颤振导数的影响 | 第56-57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7-59页 |
第五章 π 形主梁断面颤振导数的影响因素 | 第59-67页 |
5.1 概述 | 第59页 |
5.2 尺寸系数 φ | 第59-60页 |
5.3 不同尺寸系数的 π 形断面的颤振导数 | 第60-66页 |
5.3.1 工况 | 第60页 |
5.3.2 尺寸系数 φ 对颤振导数的影响 | 第60-66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6-67页 |
结语 | 第67-68页 |
结论 | 第67页 |
建议 | 第67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1页 |
附录 | 第71-83页 |
致谢 | 第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