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汽车工程论文--各种汽车论文--各种能源汽车论文--电动汽车论文

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绪论第10-18页
    1.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课题来源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-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内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外研究现状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第13-14页
    1.3 主要研究内容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SOC估计算法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一体机硬件设计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系统软件开发第16页
    1.4 论文具体结构第16-18页
第2章 BMS工作方式及电池参数化辨识第18-36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18页
    2.2 BMS工作方式及电池原理介绍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BMS工作方式介绍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电池工作原理及选型第20-21页
    2.3 锂离子电池测试实验第21-24页
    2.4 电池模型及参数化辨识第24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电池电路模型概述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电池模型参数化辨识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OCV滞回特性测试第29-33页
    2.5 电池放电模型仿真第33-35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35-36页
第3章 SOC算法设计及模型仿真第36-52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6页
    3.2 SOC算法介绍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安时积分法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开路电压法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神经网络法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Kalman滤波法第37页
    3.3 修正安时积分法设计第37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充放电倍率修正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温度修正系数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电池老化及自放电修正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开路电压法修正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修正安时积分法仿真第40-44页
    3.4 Kalman滤波算法设计第44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Kalman滤波算法原理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Kalman滤波SOC估计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Kalman滤波模型仿真第47-49页
    3.5 SOC估计算法比较分析第49-51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51-52页
第4章 硬件电路设计及测试第52-69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52页
    4.2 硬件设计总体框架第52-53页
    4.3 MCU基本管理电路设计第53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MCU相关电路设计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电源自锁自断电路设计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外部EEPROM模块设计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DS1302时间管理模块设计第57-58页
    4.4 总线通信电路设计第58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RS232总线通信电路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RS485总线通信电路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CAN总线通信电路第60-61页
    4.5 电池监控模块设计第61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LTC6804相关电路设计第61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电池监控电路测试第64-67页
    4.6 电池管理一体机硬件平台第67-68页
    4.7 本章小结第68-69页
第5章 软件开发及系统联调第69-89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69页
    5.2 嵌入式软件平台开发第69-7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嵌入式软件总体设计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软件系统状态转移第70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系统执行流程第72-7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系统故障处理设计第75-78页
    5.3 上位机监控平台开发第78-8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上位机监控软件设计第78-8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BMS通信协议介绍第82-8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上位机软件调试第84-86页
    5.4 上位机与嵌入式系统联调第86-88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88-89页
结论第89-90页
参考文献第90-93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3-95页
致谢第95页

论文共9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面向舒适性的智能汽车半主动悬架鲁棒控制及车速优化
下一篇:基于SD振子的高速货车转向架二系悬挂系统参数设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