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SD振子的高速货车转向架二系悬挂系统参数设计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8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9-10页 |
1.1.1 课题的来源 | 第9页 |
1.1.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转向架研究现状 | 第10-16页 |
1.2.1 国外转向架技术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2.3 二系悬挂装置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| 第15-16页 |
1.3 本文主要内容 | 第16-18页 |
第2章 新型二系悬挂系统建模与分析 | 第18-28页 |
2.1 引言 | 第18页 |
2.2 新型二系悬挂系统模型设计 | 第18-19页 |
2.3 新型二系悬挂系统刚度分析 | 第19-22页 |
2.4 新型二系悬挂系统动力学分析 | 第22-27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第3章 整车性能评价指标及仿真建模 | 第28-37页 |
3.1 引言 | 第28页 |
3.2 整车动力学性能指标的测量和要求 | 第28-31页 |
3.2.1 蛇形稳定性 | 第28-29页 |
3.2.2 曲线通过性 | 第29-30页 |
3.2.3 直线平稳性 | 第30-31页 |
3.3 整车动力学仿真模型建立 | 第31-36页 |
3.3.1 整车模型主要构成 | 第31-33页 |
3.3.2 整车模型中力单元的建立 | 第33-34页 |
3.3.3 线路激励谱分析 | 第34-36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4章 二系悬挂系统参数选取和性能对比 | 第37-54页 |
4.1 引言 | 第37页 |
4.2 系统参数选取 | 第37-40页 |
4.3 悬挂系统改进前后整车性能对比 | 第40-53页 |
4.3.1 蛇形稳定性比较 | 第40-42页 |
4.3.2 曲线通过性比较 | 第42-49页 |
4.3.3 直线平稳性比较 | 第49-53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结论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8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| 第58-60页 |
致谢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