焦点理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1页 |
一、选题缘由 | 第9页 |
二、本文研究的问题 | 第9-10页 |
三、本文研究的意义 | 第10页 |
四、本文语料的来源以及选取原则 | 第10-11页 |
第二章 汉语焦点问题研究概观 | 第11-22页 |
一、焦点的界定 | 第11-13页 |
(一)侧重功能属性 | 第11页 |
(二)侧重表现形式 | 第11页 |
(三)侧重信息结构 | 第11-12页 |
(四)侧重语义 | 第12-13页 |
二、焦点的分类 | 第13-16页 |
(一)自然焦点和对比焦点 | 第13-14页 |
(二)无标记焦点和有标记焦点 | 第14页 |
(三)结构性焦点和语气性焦点 | 第14页 |
(四)绝对信息焦点和相对信息焦点 | 第14-15页 |
(五)静态焦点和动态焦点 | 第15-16页 |
三、其他相关研究 | 第16-22页 |
(一)焦点标记 | 第16-20页 |
(二)焦点的数量 | 第20-22页 |
第三章 中学语文课文中的焦点现象分析 | 第22-35页 |
一、单句中焦点的语言表现 | 第22-32页 |
(一)不同句型中焦点现象分析 | 第22-28页 |
(二)肯定句与否定句的焦点现象分析 | 第28-30页 |
(三)问句和答句之间的焦点现象分析 | 第30-32页 |
二、复句中焦点的语言表现 | 第32-35页 |
(一)联合复句中焦点现象分析 | 第32-33页 |
(二)偏正复句中焦点现象分析 | 第33-35页 |
第四章 焦点信息分析与语言能力、思维能力培养 | 第35-45页 |
一、焦点的功能意义 | 第35-37页 |
(一)话语功能 | 第35-36页 |
(二)制约功能 | 第36页 |
(三)提示功能 | 第36-37页 |
二、中学语文教学的焦点信息分析 | 第37-45页 |
(一)语文课文学习中的焦点信息结构分析 | 第37-39页 |
(二)语文能力考核中焦点信息分析 | 第39-41页 |
(三)作文评改中焦点信息分析 | 第41-43页 |
(四)焦点信息分析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| 第43-45页 |
结语 | 第45-47页 |
注释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0-52页 |
致谢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