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8-10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有水生植物河道水流特性的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2.1 有水生植物河道水流特性的试验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2.2 有水生植物河道水流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| 第12页 |
1.3 闸前漂浮覆盖层对过闸水流影响的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4 闸堰出流的水力特性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4.1 闸堰出流流量计算研究现状 | 第13页 |
1.4.2 关于闸堰出流的流量系数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5 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1.5.1 物理模型试验内容 | 第15页 |
1.5.2 数值模拟内容 | 第15-16页 |
第2章 紊流数值模拟的理论与方法 | 第16-33页 |
2.1 紊流运动的控制方程 | 第16-17页 |
2.1.1 连续方程 | 第16页 |
2.1.2 运动方程 | 第16-17页 |
2.2 紊流模型 | 第17-24页 |
2.2.1 涡粘模型 | 第18-22页 |
2.2.2 Reynolds应力模型 | 第22-24页 |
2.3 数值求解方法 | 第24-29页 |
2.3.1 控制方程的离散 | 第24-27页 |
2.3.2 流场数值计算 | 第27-29页 |
2.4 自由水面的处理 | 第29-31页 |
2.4.1 VOF基本方法 | 第29-30页 |
2.4.2 自由水面的追踪 | 第30-31页 |
2.5 多孔介质 | 第31-32页 |
2.5.1 多孔介质控制方程式 | 第31页 |
2.5.2 渗透系数 | 第31页 |
2.5.3 多孔介质阻力系数根据雷诺数 | 第31-32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3章 试验装置设计及试验方法 | 第33-37页 |
3.1 试验装置 | 第33页 |
3.2 试验材料 | 第33-34页 |
3.3 试验测速断面布置 | 第34页 |
3.4 试验工况 | 第34-36页 |
3.5 试验方法 | 第36-37页 |
第4章 闸前有漂浮覆盖层的水流特性试验研究 | 第37-47页 |
4.1 闸前漂浮覆盖层对闸前水位的影响 | 第37-40页 |
4.1.1 闸孔出流时覆盖层对闸前水位的影响 | 第37-39页 |
4.1.2 堰流时漂浮物对闸前水位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4.2 闸前漂浮物对闸前流速分布的影响 | 第40-45页 |
4.2.1 闸孔出流时的纵向流速分布 | 第40-43页 |
4.2.2 堰流时的纵向流速分布 | 第43-45页 |
4.3 章小结 | 第45-47页 |
第5章 闸前漂浮物对闸堰出流能力的影响 | 第47-57页 |
5.1 漂浮物对闸孔出流的影响 | 第47-52页 |
5.1.1 闸孔出流计算公式 | 第47-50页 |
5.1.2 覆盖长度对综合流量系数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5.1.3 覆盖层布置距离对综合流量系数的影响 | 第51-52页 |
5.2 漂浮物对堰流的影响 | 第52-55页 |
5.2.1 堰流计算公式 | 第52-54页 |
5.2.2 覆盖长度对综合流量系数的影响 | 第54页 |
5.2.3 覆盖层布置位置对综合流量系数的影响 | 第54-55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55-57页 |
第6章 闸前漂浮物对过闸水流影响的数值模拟 | 第57-71页 |
6.1 模型的建立 | 第57-59页 |
6.1.1 计算域及边界条件的确定 | 第57页 |
6.1.2 网格的划分 | 第57-59页 |
6.2 计算结果分析 | 第59-70页 |
6.2.1 闸孔出流流场和流态分析 | 第59-63页 |
6.2.2 堰流流场和流态分析 | 第63-68页 |
6.2.3 漂浮物对过流流量影响的结果分析 | 第68-70页 |
6.2.3.1 闸孔出流流量影响结果分析 | 第68-69页 |
6.2.3.2 堰流流量影响结果分析 | 第69-70页 |
6.3 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第7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1-73页 |
7.1 研究结论 | 第71-72页 |
7.1.1 物理模型试验 | 第71页 |
7.1.2 数值模拟 | 第71-72页 |
7.2 展望 | 第72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76页 |
致谢 | 第76-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