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7-8页 |
摘要 | 第8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5-25页 |
1.1 新能源概述 | 第15-16页 |
1.2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解池介绍 | 第16-21页 |
1.2.1 电解池工作原理与分类 | 第16-18页 |
1.2.2 电解池的极化损失 | 第18-19页 |
1.2.3 电解池的热力学分析 | 第19-20页 |
1.2.4 电解池的材料组成 | 第20-21页 |
1.3 固体氧化物电解池的研究现状 | 第21-23页 |
1.3.1 高温水蒸气电解制氢研究进展 | 第21-22页 |
1.3.2 电解池CO_2电解研究进展 | 第22-23页 |
1.3.3 H_2O/CO_2共电解研究进展 | 第23页 |
1.4 课题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| 第23-25页 |
第二章 LSCM基对称电解池高温电解CO_2研究 | 第25-35页 |
2.1 引言 | 第25-26页 |
2.2 实验部分 | 第26-27页 |
2.2.1 粉体合成及电池制备 | 第26-27页 |
2.2.2 电解池测试 | 第27页 |
2.3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27-33页 |
2.3.1 LSCM和SDC粉体的XRD表征分析 | 第27-28页 |
2.3.2 对称电池交流阻抗分析 | 第28-30页 |
2.3.3 电解池CO_2电解性能分析 | 第30-33页 |
2.4 结论 | 第33-35页 |
第三章 Fe浸渍LSCM阴极电解池蒸汽电解研究 | 第35-46页 |
3.1 引言 | 第35页 |
3.2 实验部分 | 第35-37页 |
3.2.1 粉体制备及电导率测试 | 第35-36页 |
3.2.2 电池制备及电解测试 | 第36-37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37-45页 |
3.3.1 LSCM电导率分析 | 第37-39页 |
3.3.2 对称电池交流阻抗分析 | 第39页 |
3.3.3 水蒸气电解性能分析 | 第39-45页 |
3.4 结论 | 第45-46页 |
第四章 原位析出Ni催化剂铬酸盐阴极调控及蒸汽电解研究 | 第46-58页 |
4.1 引言 | 第46-47页 |
4.2 实验部分 | 第47页 |
4.2.1 LSCN与LSCNNi粉体制备 | 第47页 |
4.2.2 电池制备及电解测试 | 第47页 |
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47-56页 |
4.3.1 阴极材料的表征分析 | 第47-49页 |
4.3.2 对称电池交流阻抗分析 | 第49-51页 |
4.3.3 水蒸气电解性能分析 | 第51-56页 |
4.4 结论 | 第56-58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8-60页 |
5.1 结论 | 第58-59页 |
5.2 SOEC的发展与展望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9页 |
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情况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