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1.绪论 | 第9-14页 |
1.1 理论背景 | 第9-11页 |
1.1.1 行为公司金融的理论背景 | 第9-10页 |
1.1.2 过度自信理论的理论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1.2.1 研究的理论意义 | 第11页 |
1.2.2 研究的实际意义 | 第11页 |
1.3 研究方法、研究内容和论文框架 | 第11-14页 |
1.3.1 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1.3.2 研究内容 | 第12页 |
1.3.3 论文框架 | 第12-14页 |
2.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| 第14-23页 |
2.1 理论基础 | 第14-15页 |
2.1.1 行为公司金融理论对于有效市场假设的挑战 | 第14页 |
2.1.2 行为金融学对传统投资学的改进和发展 | 第14-15页 |
2.2 国内外有关过度自信理论文献综述 | 第15-17页 |
2.2.1 国内外对过度自信的理解 | 第15-16页 |
2.2.2 过度自信产生的原因 | 第16页 |
2.2.3 过度自信的表现 | 第16-17页 |
2.3 过度自信管理者的决策行为文献综述 | 第17-19页 |
2.3.1 管理者的过度自信 | 第17-18页 |
2.3.2 过度自信管理者的决策行为 | 第18-19页 |
2.5 国内外对过度自信对公司投资决策影响研究成果综述 | 第19-21页 |
2.5.1 国外过度自信对公司投资决策影响现有成果综述 | 第19-20页 |
2.5.2 国内过度自信对公司投资决策影响现有成果综述 | 第20-21页 |
2.6 国内外最新文献分析与述译 | 第21-23页 |
3. 过度自信量化研究 | 第23-27页 |
3.1 过度自信量化方法综述 | 第23-24页 |
3.2 本文使用的过度自信量化方法综述 | 第24-25页 |
3.2.1 盈利预测法综述 | 第24-25页 |
3.2.2 高管薪酬法综述 | 第25页 |
3.2.3 董事长兼任CEO法综述 | 第25页 |
3.3 过度自信量化方法评价 | 第25-27页 |
4.研究假设、变量设计、检验方程与样本描述 | 第27-34页 |
4.1 研究假设 | 第27-28页 |
4.2 变量设计 | 第28-31页 |
4.2.1 被解释变量设计 | 第28-29页 |
4.2.2 解释变量设计 | 第29-31页 |
4.3 检验方程 | 第31页 |
4.4 样本描述 | 第31-34页 |
4.4.1 盈利预测法样本描述 | 第31-32页 |
4.4.2 高管薪酬比例法样本描述 | 第32-33页 |
4.4.3 董事长兼任CEO法样本描述 | 第33-34页 |
5.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上市公司投资决策影响的实证检验 | 第34-41页 |
5.1 预期盈利法检验结果 | 第34-36页 |
5.2 高管薪酬比例法检验结果 | 第36-38页 |
5.3 董事长兼任CEO法检验结果 | 第38-41页 |
6.启示与展望 | 第41-43页 |
6.1 对上市公司的启示 | 第41-42页 |
6.2 研究创新点 | 第42页 |
6.3 研究存在的不足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5页 |
致谢 | 第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