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8页 |
| 第1章 导论 | 第8-12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| ·理论意义 | 第9页 |
| ·实践意义 | 第9-10页 |
| ·研究思路和方法 | 第10-12页 |
| ·研究思路 | 第10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0-12页 |
| 第2章 农村职业教育研究综述 | 第12-19页 |
| ·概念综述 | 第12页 |
| ·文献综述 | 第12-19页 |
| ·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研究综述 | 第12-14页 |
| ·农村职业教育问题原因研究综述 | 第14-16页 |
| ·农村职业教育对策研究综述 | 第16-17页 |
| ·已有研究的不足 | 第17-19页 |
| 第3章 萍乡市农村职业教育概况 | 第19-32页 |
| ·萍乡市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 | 第19-21页 |
| ·办学模式 | 第19页 |
| ·学校分布情况 | 第19-20页 |
| ·经费投入 | 第20页 |
| ·生源数量 | 第20-21页 |
| ·教师数量 | 第21页 |
| ·职业指导 | 第21页 |
| ·萍乡市农村职业教育取得的成就 | 第21-23页 |
| ·建立职业教育集团 | 第21-22页 |
| ·建立县级职教中心 | 第22页 |
| ·与工业园区开展对接 | 第22-23页 |
| ·萍乡市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| 第23-29页 |
| ·经费方面存在的问题 | 第23-24页 |
| ·生源方面存在的问题 | 第24-25页 |
| ·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 | 第25-27页 |
| ·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 | 第27-28页 |
| ·职业指导存在的问题 | 第28-29页 |
| ·萍乡市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| 第29-32页 |
| ·农村职业教育是提高农村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迫切需要 | 第29-30页 |
| ·农村职业教育是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举措 | 第30页 |
| ·农村职业教育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根本要求 | 第30-31页 |
| ·农村职业教育是建设农村新文化的重要途径 | 第31-32页 |
| 第4章 影响萍乡市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| 第32-40页 |
| ·影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外部因素分析 | 第32-36页 |
| ·观念的影响 | 第32-34页 |
| ·政策指导力度不够与投资主体单一 | 第34页 |
| ·二元结构与社会分层的影响 | 第34-36页 |
| ·影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内部因素分析 | 第36-40页 |
| ·农村职业学校教学质量不高 | 第36-37页 |
| ·技能训练与理论教学之间的矛盾 | 第37-38页 |
| ·专业设置不顾自身条件与社会需求 | 第38-40页 |
| 第5章 发展萍乡市农村职业教育的对策建议 | 第40-50页 |
| ·切实转变观念,提高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认识 | 第40页 |
| ·强化政府职责,增加经费投入 | 第40-43页 |
| ·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| 第41页 |
| ·优化整合教育资源 | 第41-42页 |
| ·加大投入,拓宽投资渠道 | 第42-43页 |
| ·学校内部建设与政府政策支持相结合,以解决生源问题 | 第43-44页 |
| ·加强师资队伍建设,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| 第44-45页 |
| ·积极拓宽教师的引进渠道 | 第44-45页 |
| ·加强"双师型"师资队伍建设 | 第45页 |
| ·因地因时制宜,优化专业设置 | 第45-47页 |
| ·加强职业指导,提高农村职业学校的就业水平 | 第47-50页 |
| ·建立规范的职业指导组织机构与完善的职业指导体系 | 第47页 |
| ·探索多样化的职业指导途径 | 第47-50页 |
| 结语 | 第50-51页 |
| 致谢 | 第51-5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2-54页 |
| 附录A 职业高中校长(教师)访谈提纲 | 第54-55页 |
| 附录B 教育局访谈提纲 | 第55-56页 |
| 附录C 学生调查问卷 | 第56-57页 |
| 附录D 学生家长调查问卷 | 第57-58页 |
| 附录E 教师调查问卷 | 第58-59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