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4页 |
1.2 研究方法 | 第14页 |
1.3 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1.4 研究框架 | 第15-16页 |
第2章 文献综述 | 第16-18页 |
2.1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6页 |
2.2 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16-17页 |
2.3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7-18页 |
第3章 中美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比较 | 第18-28页 |
3.1 中美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总体框架的比较 | 第18-19页 |
3.2 中美高中生物课程理念比较 | 第19-22页 |
3.3 中美高中生物课程目标比较 | 第22-23页 |
3.4 中美高中生物课程结构比较 | 第23-24页 |
3.5 中美高中生物选取课程内容比较 | 第24-26页 |
3.6 总结 | 第26-28页 |
3.6.1 美国标准更注重学科知识的连贯性和学科之间的联系 | 第26页 |
3.6.2 美国标准引入了工程学实践 | 第26-27页 |
3.6.3 美国标准更具灵活性 | 第27-28页 |
第4章 中美高中生物教材比较 | 第28-44页 |
4.1 教材内容比较 | 第28-35页 |
4.2 教材习题比较 | 第35-37页 |
4.3 生命科学史比较 | 第37-39页 |
4.3.1 人教版教材中的生命科学史 | 第37-38页 |
4.3.2 美国教材中的生物科学史 | 第38-39页 |
4.4 实验部分比较 | 第39-41页 |
4.5 学科交叉比较 | 第41-44页 |
4.5.1 人教版教材学科交叉内容呈现方式 | 第42-43页 |
4.5.2 美国版教材学科交叉内容呈现方式 | 第43-44页 |
第5章 “细胞的基本结构——细胞膜”一节比较 | 第44-46页 |
第6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| 第46-49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46-47页 |
6.2 研究建议 | 第47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52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