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高等教育论文--思想政治教育、德育论文

碎片化阅读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研究--以广西桂林几所高校为例

中文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前言第9-15页
    (一) 课题来源第9-10页
    (二) 研究的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理论意义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2.实践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(三) 相关研究综述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国内研究综述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2.国外研究综述第13页
    (四) 基本思路及方法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基本思路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2.研究方法第13-14页
    (五) 研究重点、难点第14页
    (六) 创新之处第14-15页
一、碎片化阅读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5-18页
    (一)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第15页
    (二)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第15-16页
    (三) 需求理论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马克思主义的人的需求理论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第16-18页
二、碎片化阅读和价值观的相关概述第18-28页
    (一) 碎片化阅读的概念界定和特征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碎片化阅读概念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碎片化阅读的特征第19-20页
    (二) 阅读的类型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时间划分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内容划分第21-22页
    (三) 碎片化阅读内容的类型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科普类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娱乐类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3.时政类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4.学科类第22-23页
    (四) 价值观的内涵、结构以及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特点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价值观的内涵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价值观的结构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特点第24-25页
    (五) 碎片化阅读与价值观的关系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碎片化阅读需要正确的价值观引导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碎片化阅读影响正确价值观的树立第25-26页
    (六) 价值观教育视角下的碎片化阅读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碎片化阅读有利于丰富价值观教育的内容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碎片化阅读有利于突破价值观教育的时空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碎片化阅读有利于提升价值观教育的效果第27-28页
三、碎片化阅读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分析第28-41页
    (一) 大学生碎片化阅读的调研第28-33页
        1.问卷设计及实施概况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大学生碎片化阅读的基本情况第29-33页
    (二) 碎片化阅读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第33-41页
        1.碎片化阅读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影响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碎片化阅读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第36-41页
四、碎片化阅读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影响的原因分析第41-46页
    (一) 碎片化阅读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积极影响的原因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1.当代大学生自身心理发展的独特性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2.碎片化阅读具备满足大学生的需求的特征第41-43页
    (二) 碎片化阅读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1.大学生自身心理发展不成熟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教育者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引导有限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3.网络信息监控不力,信息传播良莠不齐第44-46页
五、趋利避害:大学生碎片化阅读的对策思考第46-57页
    (一) 政府和社会形成合力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1.政府完善网络政策法规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社会组织力量抵制低俗内容第47页
    (二) 媒体责任意识,强化精品创作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1.提高传媒工作者的政治素质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增强传媒工作者自律性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3.创作聚焦核心价值观的精品第48-49页
    (三) 高校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1.各学科间合力增强价值观教育的效果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2.利用碎片化阅读创新价值观教育途径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培养理论丰富与技术贤熟的德育队伍第51-52页
    (四) 大学生自觉培育慎独精神和提高自身媒介素养第52-57页
        1.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2.培养慎独的个人品质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第54-57页
结语第57-58页
注释第58-60页
参考文献第60-63页
附录第63-65页
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65-66页
致谢第66-67页

论文共6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大学校史文化育人功能及其实现路径研究
下一篇:保守与超越:牛津大学章程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