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1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1-13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文献综述与本文研究问题的提出 | 第13-17页 |
1.2.1 对不同范围物流业效率评价的研究 | 第13-15页 |
1.2.2 对物流业效率评价方法的研究 | 第15-16页 |
1.2.3 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业效率的研究 | 第16-17页 |
1.2.4 本文研究问题的提出 | 第17页 |
1.3 研究目标、内容、框架和方法 | 第17-20页 |
1.3.1 研究目标 | 第17页 |
1.3.2 研究内容 | 第17-19页 |
1.3.3 框架结构 | 第19-20页 |
1.3.4 研究方法 | 第20页 |
1.4 创新之处 | 第20-21页 |
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| 第21-27页 |
2.1 核心概念界定 | 第21-23页 |
2.1.1 物流、物流业、物流业效率及大小衡量 | 第21-22页 |
2.1.2 丝绸之路经济带及“核心区”的界定 | 第22-23页 |
2.2 影响物流业效率的因素分析 | 第23-27页 |
2.2.1 影响物流业效率的一般因素分析 | 第23-24页 |
2.2.2 影响丝绸之路经济带“核心区”物流业效率的特殊因素分析 | 第24-27页 |
第3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“核心区”物流业效率现状评价 | 第27-57页 |
3.1 丝绸之路经济带“核心区”物流业发展状况 | 第27-46页 |
3.1.1 中国西北五省区物流业发展状况 | 第27-37页 |
3.1.2 中亚五国物流业发展状况 | 第37-46页 |
3.2 “核心区”物流业效率的实证评价 | 第46-54页 |
3.2.1 评价方法的选择 | 第46-50页 |
3.2.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| 第50-52页 |
3.2.3 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| 第52-54页 |
3.3 “核心区”整体的物流业效率评价及结果分析 | 第54-57页 |
第4章 物流业效率的分省区、分国别比较 | 第57-71页 |
4.1 我国西北五省区物流业效率及比较 | 第57-62页 |
4.1.1 陕西省物流业效率 | 第57-58页 |
4.1.2 甘肃省物流业效率 | 第58页 |
4.1.3 青海省物流业效率 | 第58-59页 |
4.1.4 宁夏物流业效率 | 第59-60页 |
4.1.5 新疆物流业效率 | 第60-61页 |
4.1.6 西北五省区物流业效率的比较 | 第61-62页 |
4.2 中亚五国物流业效率及比较 | 第62-68页 |
4.2.1 哈萨克斯坦物流业效率 | 第62-63页 |
4.2.2 吉尔吉斯斯坦物流业效率 | 第63-64页 |
4.2.3 塔吉克斯坦物流业效率 | 第64-65页 |
4.2.4 土库曼斯坦物流业效率 | 第65-66页 |
4.2.5 乌兹别克斯坦物流业效率 | 第66页 |
4.2.6 中亚五国物流业效率的比较 | 第66-68页 |
4.3 “核心区”内十个区域物流业效率的比较 | 第68-70页 |
4.4 评价结果与物流绩效指数LPI对比验证 | 第70-71页 |
第5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“核心区”物流业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71-77页 |
5.1 Tobit模型的构建 | 第71页 |
5.2 实证结果与分析 | 第71-77页 |
5.2.1 丝绸之路经济带“核心区”整体分析 | 第72-73页 |
5.2.2 分省区、分国别分析 | 第73-77页 |
第6章 研究结论及相应的对策建议 | 第77-83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77-78页 |
6.2 进一步提升丝绸之路经济带“核心区”物流业效率的对策建议 | 第78-80页 |
6.2.1 针对我国西北五省区的对策建议 | 第78-79页 |
6.2.2 针对中亚五国的对策建议 | 第79页 |
6.2.3 我国与中亚五国的协调措施建议 | 第79-80页 |
6.3 不足之处与展望 | 第80-8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3-89页 |
致谢 | 第89-9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9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