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17-35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7页 |
1.2 基本概念 | 第17-27页 |
1.2.1 薄膜 | 第17-19页 |
1.2.2 钙钛矿结构与钙铁石结构 | 第19-20页 |
1.2.3 磁交换相互作用 | 第20-22页 |
1.2.4 结构畸变 | 第22-27页 |
1.3 镧锰氧化物 | 第27-28页 |
1.4 镧钴氧化物 | 第28-30页 |
1.4.1 钴离子的价态和自旋态 | 第28-29页 |
1.4.2 镧钴氧化物的研究 | 第29-30页 |
1.5 Fe_2O_3概况 | 第30-32页 |
1.5.1 Fe_2O_3的相 | 第30-31页 |
1.5.2 GaFeO_3型铁电体的铁电性起源 | 第31-32页 |
1.6 论文的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| 第32-35页 |
第2章 实验方法及原理 | 第35-51页 |
2.1 透射电子显微学表征 | 第35-43页 |
2.1.1 选区电子衍射谱 | 第35-37页 |
2.1.2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学表征 | 第37-41页 |
2.1.3 电子能量损失谱 | 第41-42页 |
2.1.4 像模拟方法概要 | 第42-43页 |
2.2 透射电镜样品制备 | 第43-48页 |
2.2.1 机械减薄制备方法概述 | 第43-46页 |
2.2.2 聚焦离子束 | 第46-48页 |
2.3 第一性原理计算 | 第48-51页 |
2.3.1 第一性原理计算概述 | 第48-49页 |
2.3.2 结构优化计算形成能 | 第49页 |
2.3.3 USPEX结构搜索 | 第49-51页 |
第3章 LaCoO_3/LaMnO_3超晶格的磁性及电子显微学研究 | 第51-69页 |
3.1 研究背景 | 第51-52页 |
3.2 实验方法 | 第52-53页 |
3.2.1 样品制备和磁性测量 | 第52页 |
3.2.2 透射电子显微学表征 | 第52-53页 |
3.2.3 环形明场像模拟 | 第53页 |
3.3 结果讨论 | 第53-67页 |
3.3.1 薄膜厚度表征 | 第53-55页 |
3.3.2 薄膜的磁性 | 第55-56页 |
3.3.3 影响磁性因素探究 | 第56-58页 |
3.3.4 薄膜中LaMnO_3的不同生长方向 | 第58-63页 |
3.3.5 超晶格中LaMnO_3的磁性研究 | 第63-67页 |
3.4 小结 | 第67-69页 |
第4章 LaCoO_(2.5)/La_(2/3)Sr_(1/3)MnO_3/LaCoO_(2.5)薄膜的磁各向异性研究 | 第69-79页 |
4.1 研究背景 | 第69-70页 |
4.2 实验方法 | 第70-71页 |
4.2.1 样品制备和磁性测量 | 第70页 |
4.2.2 透射电子显微学表征 | 第70-71页 |
4.2.3 第一性原理计算 | 第71页 |
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71-77页 |
4.3.1 薄膜的磁各向异性 | 第71-72页 |
4.3.2 薄膜的透射电子显微学表征 | 第72-76页 |
4.3.3 第一性原理计算(合作者工作) | 第76-77页 |
4.4 结论与展望 | 第77-79页 |
第5章 镧钴氧化物外延薄膜中的暗条纹研究 | 第79-93页 |
5.1 研究背景 | 第79-80页 |
5.2 实验方法 | 第80-81页 |
5.2.1 样品制备 | 第80页 |
5.2.2 透射电子显微学表征 | 第80-81页 |
5.2.3 第一性原理计算 | 第81页 |
5.3 结果与讨论 | 第81-91页 |
5.3.1 镧钴氧化物中的两种亚稳结构 | 第81-82页 |
5.3.2 电子束辐照产生的结构相变 | 第82-87页 |
5.3.3 EELS表征2a_0和3a_0条纹结构中的氧空位 | 第87-88页 |
5.3.4 LaCoO_(3-δ)薄膜的形成能 | 第88-91页 |
5.4 小结 | 第91-93页 |
第6章 多铁性ε-Fe_2O_3薄膜中原位观察经畴壁移动的铁电反转 | 第93-113页 |
6.1 研究背景 | 第93-94页 |
6.2 实验方法 | 第94-96页 |
6.2.1 薄膜生长 | 第94-95页 |
6.2.2 原位STEM实验 | 第95页 |
6.2.3 HAADF-STEM模拟 | 第95页 |
6.2.4 第一性原理计算 | 第95-96页 |
6.3 结果与讨论 | 第96-112页 |
6.3.1 原位电学的透射电子显微学表征 | 第96-104页 |
6.3.2 第一性原理计算(合作者工作) | 第104-112页 |
6.4 小结 | 第112-113页 |
第7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113-115页 |
7.1 全文总结 | 第113-114页 |
7.2 展望 | 第114-11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5-135页 |
个人简历及发表文章目录 | 第135-137页 |
致谢 | 第137-13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