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4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6页 |
| 绪论 | 第10-14页 |
| (一)研究缘起 | 第10页 |
| (二)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| 1.接受美学理论与初中现代散文教学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1-12页 |
| 2.多元解读与初中现代散文教学的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2-13页 |
| (三)论文写作思路以及创新点 | 第13-14页 |
| (四)研究方法 | 第14页 |
| 一、接受美学理论与多元解读 | 第14-18页 |
| (一)接受美学理论 | 第14-16页 |
| 1.读者理论 | 第15页 |
| 2.文本理论 | 第15-16页 |
| (二)多元解读基本概念及内涵 | 第16-17页 |
| 1.多元解读的概念 | 第16页 |
| 2.多元解读的内涵 | 第16-17页 |
| (三)接受美学理论与多元解读的关系 | 第17-18页 |
| 1.读者中心论与多元解读 | 第17-18页 |
| 2.期待视野与多元解读 | 第18页 |
| 3.召唤结构与多元解读 | 第18页 |
| 二、初中现代散文教学与多元解读 | 第18-23页 |
| (一)语文新课标对现代散文教学的要求与多元解读 | 第18-20页 |
| (二)现代散文的文本特征与多元解读 | 第20-21页 |
| 1.散——选材与构思 | 第20页 |
| 2.真——叙事与情感 | 第20-21页 |
| 3.美——语言与表达 | 第21页 |
| (三)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与多元解读 | 第21-22页 |
| 1.认识发展的特点 | 第21-22页 |
| 2.情感和意志发展的特点 | 第22页 |
| 3.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| 第22页 |
| (四)初中生的思维特点与多元解读 | 第22-23页 |
| 1.抽象逻辑思维日益占主导地位 | 第23页 |
| 2.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到明显增强 | 第23页 |
| 三、接受美学背景下初中现代散文多元解读的价值分析 | 第23-26页 |
| (一)对现代散文教学的价值 | 第23-25页 |
| 1.凸显现代散文情感的多元性 | 第24页 |
| 2.展现现代散文的语言魅力 | 第24页 |
| 3.体现现代散文的多义性和丰富性 | 第24-25页 |
| (二)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| 第25-26页 |
| 1.促进中学生思维的多元发展 | 第25页 |
| 2.满足中学生多样性的阅读要求 | 第25-26页 |
| 3.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 | 第26页 |
| 四、接受美学背景下初中现代散文多元解读的现状分析 | 第26-35页 |
| (一)初中现代散文教学现状问卷调查 | 第26-30页 |
| 1.初中现代散文教师教学现状问卷调查 | 第26-28页 |
| 2.初中生现代散文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| 第28-30页 |
| (二)散文文本解读“一元化”现象 | 第30-33页 |
| 1.散文文本解读“一元化”现象的表现 | 第30-31页 |
| 2.散文文本解读“一元化”现象的原因 | 第31-32页 |
| 3.散文文本解读“一元化”现象的危害 | 第32-33页 |
| (三)散文文本解读“多元无界”现象 | 第33-35页 |
| 1.散文文本解读“多元无界”现象的表现 | 第33页 |
| 2.散文文本解读“多元无界”现象的原因 | 第33-34页 |
| 3.散文文本解读“多元无界”现象的危害 | 第34-35页 |
| 五、接受美学背景下初中现代散文教学中多元解读的对策探究 | 第35-46页 |
| (一)散文文本解读“一元化”现象的对策探究 | 第35-41页 |
| 1.发挥学生的独立性,尊重其“读者中心”地位 | 第35-37页 |
| 2.唤醒学生的“期待视野”,追寻散文的“真” | 第37-39页 |
| 3.遵循文本的“召唤结构”,品味散文的内蕴 | 第39-40页 |
| 4.教师重视自身的学习,实现散文深度解读 | 第40-41页 |
| (二)文本解读“多元无界”现象的对策探究 | 第41-46页 |
| 1.从“三级阅读理论”出发,把握散文的“精粹” | 第41-42页 |
| 2.跟随文本“召唤结构”,立足散文“本文”解读 | 第42-44页 |
| 3.从散文的文体特征出发,多元“有据”又“有界” | 第44-45页 |
| 4.提倡教学理性,防止过度解读文本 | 第45-46页 |
| 结语 | 第46-47页 |
| 附录 | 第47-4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9-52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2-53页 |
| 致谢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