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煤能源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
摘要 | 第7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1 绪论 | 第10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.1 研究的目的 | 第10页 |
1.2.2 研究的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动态趋势 | 第11-14页 |
1.3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3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4 研究内容和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4.1 研究的内容 | 第14页 |
1.4.2 研究的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5 技术路线 | 第15-16页 |
2 相关理论 | 第16-20页 |
2.1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6-17页 |
2.1.1 环境会计 | 第16页 |
2.1.2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模式 | 第16-17页 |
2.1.3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 | 第17页 |
2.2 相关理论基础 | 第17-20页 |
2.2.1 可持续发展理论 | 第17-18页 |
2.2.2 信息不对称理论 | 第18页 |
2.2.3 利益相关者理论 | 第18-19页 |
2.2.4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| 第19-20页 |
3 中煤能源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状况 | 第20-28页 |
3.1 中煤能源公司概况 | 第20-22页 |
3.2 披露的方式 | 第22页 |
3.3 披露的内容 | 第22-26页 |
3.4 披露的必要性 | 第26-27页 |
3.4.1 符合企业可持续发展客观需求 | 第26页 |
3.4.2 企业迫切需要改善经营困境 | 第26页 |
3.4.3 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| 第26-27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4 中煤能源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评价 | 第28-40页 |
4.1 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| 第28-30页 |
4.1.1 构建依据 | 第28页 |
4.1.2 评价类目划分 | 第28-29页 |
4.1.3 评价维度设计 | 第29-30页 |
4.2 评价模型和数据来源 | 第30-31页 |
4.2.1 建立评价模型 | 第30页 |
4.2.2 数据的选取 | 第30-31页 |
4.3 质量评价 | 第31-35页 |
4.3.1 中煤能源披露的显著性 | 第34页 |
4.3.2 中煤能源披露的量化性 | 第34页 |
4.3.3 中煤能源披露的时间性 | 第34-35页 |
4.4 结论与问题 | 第35-37页 |
4.4.1 通过评价得到的结论 | 第35-36页 |
4.4.2 披露中存在的问题 | 第36-37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37-40页 |
5 完善中煤能源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 | 第40-46页 |
5.1 制定规范化的披露标准 | 第40页 |
5.2 增强企业披露意识 | 第40-41页 |
5.3 编制环境投入产出的独立会计报表 | 第41-43页 |
5.4 健全环境会计信息监管与问责机制 | 第43-44页 |
5.5 建立环境会计报告制度 | 第44-45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46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2页 |
致谢 | 第52-54页 |
个人简历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