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2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2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| 第12页 |
1.3 研究内容及结构 | 第12-15页 |
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| 第15-24页 |
2.1 相关理论 | 第15-20页 |
2.1.1 “互联网+”的概念及发展现状 | 第15-16页 |
2.1.2 有效市场假说 | 第16-17页 |
2.1.3 公告效应的研究方法 | 第17-20页 |
2.2 公告效应的相关研究 | 第20-22页 |
2.2.1 投资公告效应 | 第20-21页 |
2.2.2 并购的公告效应 | 第21-22页 |
2.3 “互联网+”的相关研究 | 第22-23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第三章 上市公司实施“互联网+”的公告效应 | 第24-36页 |
3.1 引言 | 第24-25页 |
3.2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| 第25页 |
3.3 实证方法 | 第25-27页 |
3.4 实证分析 | 第27-35页 |
3.4.1 互联网行业实施“互联网+”计划的公告效应 | 第27-28页 |
3.4.2 传统行业公司实施“互联网+”计划的公告效应 | 第28-31页 |
3.4.3 不同投资目的的“互联网+”计划的公告效应 | 第31-33页 |
3.4.4 不同实施方式的“互联网+”计划的公告效应 | 第33-35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四章 影响公司“互联网+”计划公告效应的因素分析 | 第36-47页 |
4.1 引言 | 第36页 |
4.2 指标选取理论框架 | 第36-39页 |
4.2.1 投资机会理论 | 第36-37页 |
4.2.2 代理成本理论 | 第37页 |
4.2.3 公司规模效应理论 | 第37-38页 |
4.2.4 资本结构理论 | 第38页 |
4.2.5 市场环境 | 第38-39页 |
4.3 研究设计 | 第39-40页 |
4.3.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| 第39页 |
4.3.2 指标测度 | 第39-40页 |
4.4 实证结果及分析 | 第40-46页 |
4.4.1 描述性统计结果 | 第40-42页 |
4.4.2 相关性分析及模型的建立 | 第42-45页 |
4.4.3 稳健性检验 | 第45-46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局限性 | 第47-49页 |
5.1 研究的结论 | 第47-48页 |
5.2 研究的局限性 | 第48页 |
5.3 未来研究方向 | 第48-49页 |
致谢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4页 |
附录 | 第54-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