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预防医学、卫生学论文--保健组织与事业(卫生事业管理)论文--医疗卫生制度与机构论文--医院、综合医院论文--医疗器械与设备论文

全自动荧光定量免疫层析分析仪的研制和实验验证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21页
    1.1 体外诊断(In Vitro Diagnosis,IVD)第10页
    1.2 常用的POCT技术第10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干化学技术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胶体金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化学发光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荧光定量免疫层析第14-17页
    1.3 研究意义和内容第17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本课题的技术路线第19-21页
第二章 全自动荧光定量免疫层析分析仪总体设计方案及硬件结构第21-32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1页
    2.2 总体设计方案第21-25页
    2.3 主要硬件结构第25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试管架装置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摇匀装置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取样装置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混匀及缓冲液装置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孵育及测量装置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试剂卡装置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7 液路系统第30-31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31-32页
第三章 全自动荧光定量免疫层析分析仪控制系统设计第32-45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2页
    3.2 总体控制方案第32-33页
    3.3 硬件配置方案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控制器1配置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控制器2配置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控制器3配置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控制处理机制第35页
    3.4 软件系统设计第35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系统上下文说明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设计约束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软件结构第37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接口设计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系统异常处理设计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6 软件界面第43-44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44-45页
第四章 全自动荧光定量免疫层析分析仪的实验验证第45-57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45-46页
    4.2 检测重复性第46-47页
    4.3 检测稳定性第47-49页
    4.4 移液精密度和移液准确性第49-50页
    4.5 线性相关性第50-53页
    4.6 临床检测准确性第53-54页
    4.7 携带污染率第54-55页
    4.8 便利性第55页
    4.9 本章小结第55-57页
结论与展望第57-59页
参考文献第59-63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3-64页
致谢第64-65页
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第65页

论文共6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Y-QA31抗甲基苯丙胺成瘾作用及机制研究
下一篇:组织工程血管培养的力学刺激强度量化及效果评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