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4页 |
一、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| 第12-13页 |
(一)选题背景 | 第12页 |
(二)选题意义 | 第12-13页 |
二、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13-17页 |
(一)价值观的概念界定 | 第13-14页 |
(二)大学生就业观的概念界定 | 第14-16页 |
(三)马克思主义就业观 | 第16-17页 |
三、文献综述 | 第17-21页 |
(一)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7-19页 |
(二)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9-21页 |
四、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| 第21-22页 |
(一)研究思路 | 第21-22页 |
(二)研究方法 | 第22页 |
五、论文结构和创新点 | 第22-24页 |
(一)论文结构 | 第22-23页 |
(二)论文创新点 | 第23-24页 |
第二章 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观现状及存在问题 | 第24-45页 |
一、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观现状调查问卷分析 | 第24-27页 |
(一)问卷的设计与调查统计 | 第24页 |
(二)调查问卷取样分析 | 第24-27页 |
二、数据整理和结果分析 | 第27-36页 |
(一)就业观中的就业认知分析 | 第27-29页 |
(二)就业观中的情感分析 | 第29-33页 |
(三)就业观中的意志品质分析 | 第33-36页 |
三、民办与公办高校大学生就业观存在问题的“同异性” | 第36-45页 |
(一)民办与公办高校大学生就业观存在问题的“共同性” | 第36-39页 |
(二)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观存在问题的“差异性” | 第39-45页 |
第三章 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观成因分析 | 第45-59页 |
一、外界影响因素 | 第45-52页 |
(一)社会认可度低 | 第45-47页 |
(二)市场需求导向模糊 | 第47-49页 |
(三)院校特色不明 | 第49-50页 |
(四)就业指导不够 | 第50-52页 |
二、民办高校学生自身原因分析 | 第52-59页 |
(一)职业流动意识增强 | 第53-54页 |
(二)自身心理矛盾突出 | 第54-55页 |
(三)专业知识及实践能力欠缺 | 第55-56页 |
(四)缺乏对职业规划的认知 | 第56-59页 |
第四章 树立思想政治教育在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观中的作用 | 第59-67页 |
一、大学生就业观的问题迫切需要思想政治教育 | 第59-60页 |
二、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| 第60-62页 |
三、重视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 | 第62-63页 |
四、举办各类活动渗透就业观教育 | 第63-64页 |
五、给予大学生就业心理支持 | 第64-66页 |
六、增强责任意识教育,促进民办高校大学生自强自立 | 第66-67页 |
第五章 促使民办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的对策 | 第67-82页 |
一、国家和社会对民办高校与民办高校就业问题的支持 | 第67-72页 |
(一)改善和创建支持民办高校发展的社会环境 | 第67页 |
(二)发挥政府对民办高校发展的宏观调控手段 | 第67-68页 |
(三)切实解决区域结构性矛盾 | 第68-70页 |
(四)政策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 | 第70-71页 |
(五)用人单位转变用人观念 | 第71-72页 |
二、发挥社会舆论环境的正确导向作用 | 第72-73页 |
三、民办高校应全方位的开拓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 | 第73-76页 |
(一)加强职业教育 | 第73-74页 |
(二)重视就业指导工作 | 第74-75页 |
(三)提供便捷的择业信息 | 第75页 |
(四)民办高校要以特色兴校 | 第75-76页 |
四、加强对大学生就业观的教育和引导 | 第76-82页 |
(一)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念 | 第77页 |
(二)做好职业规划 | 第77-78页 |
(三)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 | 第78-79页 |
(四)提高就业心理素质 | 第79-80页 |
(五)树立诚信的职业道德意识 | 第80-82页 |
结语 | 第82-8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4-88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| 第88-89页 |
附录 | 第89-9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