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论文--中国农业经济论文--农业部门经济论文--农村生产服务业论文

基于成本分析的江西省鲜活农产品网络流通模式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第1章 绪论第8-15页
    1.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9页
    1.2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思路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方法第10-11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3-15页
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基本理论第15-20页
    2.1 鲜活农产品的定义及特征第15-16页
    2.2 农产品网络流通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农产品网络流通的定义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农产品网络流通的特点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农产品网络流通的平台第17-18页
    2.3 交易成本理论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科斯的交易成本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新古典经济学的交易成本第19-20页
第3章 赣南脐橙网络流通现状分析第20-32页
    3.1 赣南脐橙种植现状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种植规模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区域分布第22-23页
    3.2 赣南脐橙网络流通现状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农村网民数量及普及率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赣南脐橙网络营销平台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赣南脐橙网络流通规模第26-27页
    3.3 赣南脐橙网络销售现状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网上购物用户及增长率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赣南脐橙网络销售价格第28页
    3.4 赣南脐橙网络流通存在的问题第28-32页
第4章 赣南脐橙网络流通模式及成本分析第32-45页
    4.1 赣南脐橙网络流通模式的主要类型及特征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“农户+第三方信息服务平台+市场”直接型模式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“农户+经纪人/批发商+第三方信息服务平台+市场”分流型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“农户+合作社/龙头企业+自建网站+市场”企业主导型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“农户+合作社/龙头企业+第三方信息服务平台+市场”合作型模式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“农户+合作社/龙头企业+网络营销服务公司+市场”外包型模式第35页
    4.2 问卷调查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数据收集的方法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调查对象的选择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问卷调查的设计第36页
    4.3 不同的赣南脐橙网络流通模式的成本分析第36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以“农户”为核心的直接型成本分析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以“经纪人/批发商”为核心的分流型成本分析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以“合作社/龙头企业”为核心的网络流通模式成本分析第39-43页
    4.4 不同的赣南脐橙网络流通模式的成本比较第43-45页
第5章 江西鲜活农产品网络流通成本影响因素分析第45-52页
    5.1 江西鲜活农产品网络流通成本影响因素的确定第45-46页
    5.2 数据来源及样本描述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调查样本的选择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问卷调查的设计第46页
    5.3 方法选择与计量模型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方法选择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模型假设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计量经济学模型第47-48页
    5.4 实证的结果第48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合作社特征对网络流通模式的影响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交易成本对网络流通模式的影响第50-52页
第6章 江西省鲜活农产品网络流通的对策建议第52-55页
    6.1 提高农村网络工程覆盖率,加强物流配送系统建设第52页
    6.2 做到标准化仓管与包装,打造鲜活农产品质量标杆第52-53页
    6.3 稳定供应链契约与信息渠道,联盟企业打造中转仓储基地第53-55页
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55-56页
参考文献第56-59页
附录A:调查问卷第59-62页
致谢第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贵州市场驱动型乡村避暑旅游发展研究
下一篇:X茶叶有限公司营销策略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