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9页 |
1.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1-13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1.2 选题的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7页 |
1.2.1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2.2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1.2.3 国内外研究述评 | 第16-17页 |
1.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| 第17-19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7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7-19页 |
第2章 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| 第19-25页 |
2.1 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相关概念 | 第19-22页 |
2.1.1 乡镇政府 | 第19-20页 |
2.1.2 行政服务中心 | 第20-21页 |
2.1.3 乡镇便民服务中心 | 第21-22页 |
2.2 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理论基础 | 第22-24页 |
2.2.1 新公共服务理论 | 第22页 |
2.2.2 服务型政府理论 | 第22-23页 |
2.2.3 治理理论 | 第23-24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第3章 迁安市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运行现状及存在问题 | 第25-37页 |
3.1 迁安市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基本情况 | 第25-32页 |
3.1.1 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情况 | 第25-26页 |
3.1.2 主要职能及运行机制 | 第26-31页 |
3.1.3 取得的成效 | 第31-32页 |
3.2 迁安市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| 第32-36页 |
3.2.1 法律地位不明确 | 第32-33页 |
3.2.2 进驻部门不到位 | 第33-34页 |
3.2.3 窗口授权不充分 | 第34页 |
3.2.4 联办模式有名无实 | 第34-35页 |
3.2.5 监督缺位 | 第35页 |
3.2.6 电子政务不完善 | 第35-36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4章 迁安市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运行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| 第37-42页 |
4.1 法律制度不健全 | 第37-38页 |
4.1.1 法律依据缺失 | 第37页 |
4.1.2 管理制度不完善 | 第37-38页 |
4.2 职能建设不完善 | 第38页 |
4.2.1 机构设置不科学 | 第38页 |
4.2.2 服务意识淡薄 | 第38页 |
4.3 监督机制不健全 | 第38-39页 |
4.3.1 内部监督弱化 | 第39页 |
4.3.2 外部监督有待加强 | 第39页 |
4.4 电子政务水平有待提升 | 第39-41页 |
4.4.1 政务网络平台建设不完善 | 第39-40页 |
4.4.2 人员缺乏系统的培训 | 第40-41页 |
4.4.3 电子政务网络条块分割 | 第41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5章 改进迁安市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对策 | 第42-51页 |
5.1 加快推进制度建设 | 第42-43页 |
5.1.1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| 第42页 |
5.1.2 改进便民服务中心管理制度 | 第42-43页 |
5.1.3 进行标准化建设 | 第43页 |
5.2 加强职能建设 | 第43-46页 |
5.2.1 职能部门充分授权于窗口 | 第43-45页 |
5.2.2 优化多部门联审制度 | 第45-46页 |
5.3 强化监督机制 | 第46-48页 |
5.3.1 加强内部监督 | 第46-47页 |
5.3.2 强化外部监督 | 第47-48页 |
5.4 完善电子政务,提高办公水平 | 第48-50页 |
5.4.1 加强信息化建设,完善网络服务平台 | 第48-49页 |
5.4.2 加强对网络工作者的培训 | 第49页 |
5.4.3 加强部门协作和专网联动 | 第49-50页 |
5.4.4 加大对网上办公平台的宣传力度 | 第50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结论 | 第51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6页 |
致谢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