规范和完善卢龙县政府公共服务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1.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10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2.1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.2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3 研究内容和方法 | 第13-15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第2章 政府公共服务的相关理论 | 第15-19页 |
2.1 公共服务理论 | 第15-18页 |
2.1.1 公共产品 | 第15-16页 |
2.1.2 公共服务 | 第16页 |
2.1.3 公共服务型政府 | 第16-17页 |
2.1.4 公共服务效率 | 第17页 |
2.1.5 新公共服务理论 | 第17-18页 |
2.2 本章小结 | 第18-19页 |
第3章 卢龙县政府公共服务现状 | 第19-29页 |
3.1 卢龙县政府公共服务基本情况 | 第19-23页 |
3.1.1 城乡建设 | 第20-21页 |
3.1.2 文化发展 | 第21-22页 |
3.1.3 生态环境 | 第22页 |
3.1.4 居民生活 | 第22-23页 |
3.2 卢龙县政府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 | 第23-28页 |
3.2.1 优质公共服务总量投入不足 | 第23-25页 |
3.2.2 公共服务分配不均 | 第25-26页 |
3.2.3 公共服务精准度不高 | 第26-27页 |
3.2.4 公共服务产出低 | 第27-28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4章 卢龙县政府公共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29-39页 |
4.1 政府公共服务结构性失衡 | 第29-31页 |
4.1.1 政府职能机构设置不健全 | 第29-30页 |
4.1.2 政府公共服务职能“错位” | 第30页 |
4.1.3 其他公共管理主体边缘化 | 第30-31页 |
4.2 公共服务意识淡薄 | 第31-33页 |
4.2.1 领导层面存在官本位思想 | 第31-32页 |
4.2.2 基层行政人员服务意识不强 | 第32-33页 |
4.3 公共财政收入少 | 第33-35页 |
4.3.1 服务经济水平不高 | 第33-34页 |
4.3.2 收支矛盾突出 | 第34-35页 |
4.3.3 事权和财权不匹配 | 第35页 |
4.4 政府公共服务监管不到位 | 第35-38页 |
4.4.1 监管机制不健全 | 第35-36页 |
4.4.2 监管力度不够 | 第36-37页 |
4.4.3 第三方监管缺位 | 第37-38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5章 提升卢龙县政府公共服务效率的对策 | 第39-49页 |
5.1 推进公共服务向均衡化发展转型 | 第39-41页 |
5.1.1 调整政府职能结构 | 第39-40页 |
5.1.2 统筹城乡公共服务 | 第40页 |
5.1.3 实施公共服务薄弱环节优先增长模式 | 第40-41页 |
5.2 提升公共服务意识 | 第41-43页 |
5.2.1 建设高绩效政府 | 第41-42页 |
5.2.2 加强行政人员服务理念 | 第42-43页 |
5.2.3 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 | 第43页 |
5.3 提升服务管理经济水平 | 第43-46页 |
5.3.1 转变经济管理职能 | 第44页 |
5.3.2 优化财政收支结构 | 第44-45页 |
5.3.3 规范政府投融资行为 | 第45页 |
5.3.4 着力控制投入成本 | 第45-46页 |
5.4 加强政府公共服务有效监管 | 第46-48页 |
5.4.1 健全有效监管机制 | 第46-47页 |
5.4.2 加大公共服务监管力度 | 第47页 |
5.4.3 加大问责处理力度 | 第47-48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结论 | 第49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4页 |
致谢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