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7页 |
Abstracts | 第7-9页 |
目录 | 第10-13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3-22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3-15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15-21页 |
1.2.1 直翅目昆虫的声学通讯概述及研究进展 | 第15-18页 |
1.2.2 双翅目昆虫的嗅觉通讯概述及研究进展 | 第18-21页 |
1.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21-22页 |
第二章 直翅目昆虫部分种类的鸣声声学特征分析 | 第22-40页 |
2.1 概述 | 第22-23页 |
2.2 材料与方法 | 第23-25页 |
2.2.1 实验材料 | 第23页 |
2.2.2 仪器和试剂 | 第23-24页 |
2.2.3 研究方法 | 第24-25页 |
2.3 结果 | 第25-38页 |
2.3.1 所测直翅目昆虫鸣声声学特征 | 第25-26页 |
2.3.2 分物种直翅目昆虫鸣声描述 | 第26-38页 |
2.4 分析与讨论 | 第38-40页 |
第三章 直翅目昆虫部分种类的发声器结构 | 第40-49页 |
3.1 概述 | 第40页 |
3.2 材料与方法 | 第40-41页 |
3.2.1 实验材料 | 第40页 |
3.2.2 仪器和试剂 | 第40页 |
3.2.3 实验方法 | 第40-41页 |
3.3 结果 | 第41-46页 |
3.3.1 直翅目昆虫发声器扫描电镜结果 | 第41-46页 |
3.3.2 直翅目昆虫声学特征系统发育树结果 | 第46页 |
3.4 分析与讨论 | 第46-49页 |
3.4.1 直翅目昆虫发声器结构的趋异与分化 | 第46-47页 |
3.4.2 基于鸣声声学特征和发声器结构的系统进化分析 | 第47-49页 |
第四章 恩氏姬螽翅型分化的声学进化 | 第49-60页 |
4.1 概述 | 第49-50页 |
4.2 材料与方法 | 第50-52页 |
4.2.1 实验材料 | 第50页 |
4.2.2 仪器和试剂 | 第50页 |
4.2.3 研究方法 | 第50-52页 |
4.3 结果 | 第52-57页 |
4.3.1 恩氏姬螽长翅型与短翅型鸣声声学特征的比较 | 第52-54页 |
4.3.2 恩氏姬螽长翅型与短翅型发生器结构 | 第54-57页 |
4.3.3 恩氏姬螽长翅型与短翅型的系统发育分析 | 第57页 |
4.4 分析与讨论 | 第57-60页 |
4.4.1 恩氏姬螽长翅型与短翅型鸣声的声学特征分化 | 第57-58页 |
4.4.2 恩氏姬螽长翅型与短翅型发声器结构的比较 | 第58页 |
4.4.3 恩氏姬螽长翅型与短翅型的系统发育分化 | 第58-60页 |
第五章 鸣声在亚洲飞蝗密度判别中的应用 | 第60-72页 |
5.1 概述 | 第60页 |
5.2 材料与方法 | 第60-65页 |
5.2.1 实验材料 | 第60-61页 |
5.2.2 仪器和试剂 | 第61页 |
5.2.3 研究方法 | 第61-65页 |
5.3 结果 | 第65-70页 |
5.3.1 中国东北地区亚洲飞蝗生活史 | 第65页 |
5.3.2 亚洲飞蝗鸣声分析结果 | 第65-67页 |
5.3.3 亚洲飞蝗鸣声的数据预处理 | 第67-68页 |
5.3.4 人工神经网络训练结果 | 第68-69页 |
5.3.5 野外声音样本检测结果 | 第69-70页 |
5.4 分析与讨论 | 第70-72页 |
5.4.1 利用昆虫鸣声判别昆虫密度的可行性 | 第70页 |
5.4.2 系统实际应用中的可能问题和注意事项 | 第70-72页 |
第六章 冈比亚按蚊嗅觉受体在果蝇UAS-GAL4系统中的表达研究 | 第72-94页 |
6.1 概述 | 第72-74页 |
6.2 材料和方法 | 第74-84页 |
6.2.1 实验材料 | 第74页 |
6.2.2 仪器和试剂 | 第74-75页 |
6.2.3 研究方法 | 第75-84页 |
6.3 结果 | 第84-92页 |
6.3.1 冈比亚按蚊嗅觉受体克隆结果 | 第84-85页 |
6.3.2 冈比亚按蚊重组质粒的鉴定 | 第85-88页 |
6.3.3 Orco-AgOr转基因果蝇的触角电生理结果 | 第88-92页 |
6.4 结果分析与讨论 | 第92-94页 |
第七章 致倦库蚊嗅觉受体在非洲爪蟾卵系统中的表达研究 | 第94-99页 |
7.1 概述 | 第94页 |
7.2 材料和方法 | 第94-97页 |
7.2.1 实验材料 | 第94-95页 |
7.2.2 仪器和试剂 | 第95页 |
7.2.3 实验方法 | 第95-97页 |
7.3 结果 | 第97-98页 |
7.3.1 CqOr99的cRNA制备结果 | 第97页 |
7.3.2 CqOr99的爪蟾卵膜电位测量 | 第97-98页 |
7.4 结果分析与讨论 | 第98-99页 |
第八章 昆虫的声学与嗅觉通讯比较 | 第99-101页 |
第九章 结论 | 第101-104页 |
9.1 直翅目昆虫的声学通讯 | 第101-102页 |
9.2 双翅目昆虫的嗅觉通讯 | 第102页 |
9.3 昆虫声学与嗅觉通讯的简要比较 | 第102-103页 |
9.4 本论文的创新点 | 第103-10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4-111页 |
附录 | 第111-114页 |
附录1. 论文中所研究的物种拉丁名中文对照 | 第111-112页 |
附录2. 论文中所使用的专业名词中英对照 | 第112-114页 |
致谢 | 第114-115页 |
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11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