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--焊接、金属切割及金属粘接论文--焊接一般性问题论文--焊接自动化技术论文

全位置弧焊机器人机构及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2-20页
    1.1 课题来源第12页
    1.2 课题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3 焊接机器人技术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机器人用焊接工艺方法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仿真技术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焊接机器人用弧焊电源的研究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多台焊接机器人和外围设备的协调控制技术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5 焊缝跟踪技术的研究第14页
    1.4 焊缝跟踪系统研究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焊缝跟踪系统概述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焊缝跟踪技术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 1.5 全位置弧焊机器人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国外全位置弧焊机器人研究现状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国内全位置弧焊机器人研究现状第17-18页
    1.6 本课题研究内容第18-20页
第二章 全位置弧焊机器人焊接工艺参数研究第20-26页
    2.1 全位置焊接工艺参数分区第20-21页
    2.2 全位置焊接工艺参数的匹配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焊接与送丝的速度匹配关系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焊道厚度参数匹配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线能量参数匹配第23-24页
    2.3 焊接工艺参数规范第24-25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5-26页
第三章 系统总体概述第26-31页
    3.1 全位置弧焊机器人技术要求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焊接工件对象要求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摆动焊接方式要求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控制柜设计需求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手控盒功能需求第28页
    3.2 全位置弧焊机器人系统方案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机械结构方案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电气控制系统方案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焊接工艺初步方案第30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30-31页
第四章 全位置弧焊机器人结构设计第31-55页
    4.1 无导轨全位置弧焊机器人结构设计第31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无导轨爬行机构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1.1 行走部分结构设计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1.2 车体主板结构设计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1.3 驱动结构设计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直线摆动机构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角度摆动机构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焊枪夹持机构第36-37页
    4.2 柔性轨道全位置弧焊机器人结构设计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柔性导轨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柔性轨道爬行机构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2.1 导向轮结构设计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2.2 车体主板结构设计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2.3 驱动结构设计第39-40页
    4.3 关键标件的校核与计算第40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纵向摆动机构丝杠校核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直线摆动器驱动电机校核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柔性轨道全位置弧焊机器人齿轮传动校核第43-45页
    4.4 关键零部件有限元分析第45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连接板静态分析第45-4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4.1.1 连接板受力分析第46-49页
    4.5 运动学仿真第49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建立D-H焊接机器人模型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空间轨迹规划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5.2.1 关节空间轨迹规划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5.2.2 笛卡尔空间轨迹规划第53-54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54-55页
第五章 焊接机器人控制系统硬件设计第55-65页
    5.1 运动控制系统第55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手持操作盒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下位机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限位传感器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倾角传感器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5 焊接电源子系统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6 步进驱动器第60-61页
    5.2 激光焊缝跟踪系统第61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CCD激光传感器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激光焊缝跟踪系统控制方法第63-64页
    5.3 本章小结第64-65页
第六章 焊接机器人控制系统软件设计第65-73页
    6.1 上位机组态软件设计第65-67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上位机简介第66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人机界面设计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6.1.2.1 功能选择第6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6.1.2.2 焊接参数设置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6.1.2.3 控制模式选择第6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6.1.2.4 状态监视第67页
    6.2 下位机控制软件设计第67-7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下位机控制程序设计第68-7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6.2.1.1 自动运行子程序第6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6.2.1.2 焊缝跟踪子程序第69-70页
    6.3 通讯协议制定第70-72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MODBUS通讯协议简介第70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MODBUS通讯的实现第70-72页
    6.4 本章小结第72-73页
第七章 整机装配与性能调试第73-83页
    7.1 机械组装和检验第73-75页
    7.2 电气系统检测与调试第75-82页
        7.2.1 电气检测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7.2.2 系统性能调试第76-8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7.2.2.1 参数设置及运动测试第7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7.2.2.2 激光焊缝跟踪检测第7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7.2.2.3 焊接工艺试验第77-82页
    7.3 本章小结第82-83页
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83-84页
    8.1 结论第83页
    8.2 展望第83-84页
致谢第84-85页
参考文献第85-88页

论文共8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机器视觉的外螺纹几何参数检测算法研究
下一篇:巷道内人员高精度定位技术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