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矿业工程论文--矿山安全与劳动保护论文--矿山安全监测系统论文

巷道内人员高精度定位技术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15页
    1.1 课题背景及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1-13页
    1.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内容第13-15页
第二章 矿井人员定位技术基础第15-24页
    2.1 矿井人员定位的基本原理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矿井人员定位技术的基本概念与特点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矿井人员定位技术性能评价参数第16页
    2.2 定位的几何原理第16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圆周定位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双曲线定位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方向角定位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区域定位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混合定位第19-20页
    2.3 矿井无线定位技术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基于RFID的矿井定位技术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基于RSSI的矿井定位技术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基于TOA/TDOA的矿井定位技术第22-23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3-24页
第三章 矿井人员高精度定位技术研究第24-40页
    3.1 定位方案设计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定位系统整体架构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定位原理与基站部署第25-27页
    3.2 感知层设计第27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感知层方案设计第27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感知层硬件设计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感知层软件设计第34-36页
    3.3 网络层设计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网络层方案设计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Zigbee多跳通信链路设计第37页
    3.4 应用层设计第37-39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39-40页
第四章 矿井人员高精度定位系统外场实验第40-47页
    4.1 定位精度测试实验第40-41页
    4.2 定位精度实验结果第41-43页
    4.3 系统调度性能测试实验第43页
    4.4 系统调度实验结果第43-46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46-47页
第五章 高动态的高精度定位技术研究第47-86页
    5.1 本章研究内容与意义第47页
    5.2 LFMCW信号定位原理第47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LFMCW信号测距基本原理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LFMCW信号测距分辨率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LFMCW信号测距精度第49-50页
    5.3 井下无线电传播特性建模第50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矿井下电磁波传播特性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矿井下信号传播特性建模第52-55页
    5.4 线性调频连续波在矿井中性能仿真第55-58页
    5.5 基于线性调频距离差定位系统设计第58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系统整体构架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系统处理算法及同步补偿方案第60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5.3 参数选择及定位效果仿真第63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5.4 本节小结第71页
    5.6 基于LFMCW定位系统原理样机方案设计第71-78页
        5.6.1 技术参数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6.2 基于LFMCW的高精度人员定位系统整体框图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5.6.3 系统测距范围设计第73-76页
        5.6.4 系统工作流程设计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5.6.5 本节小结第77-78页
    5.7 实验与结论第78-85页
        5.7.1 实验目的第78页
        5.7.2 实验原理与方案第78-79页
        5.7.3 实验方法与步骤第79-81页
        5.7.4 实验数据与结果分析第81-85页
    5.8 本章小结第85-86页
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86-88页
    6.1 全文总结第86页
    6.2 工作展望第86-88页
致谢第88-89页
参考文献第89-92页

论文共9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全位置弧焊机器人机构及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
下一篇:连续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