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2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1.3.1 电化学工作站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3.2 波形参数分析的研究方法发展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3.3 电化学交流阻抗分析的发展现状 | 第15-16页 |
1.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1.5 论文结构安排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电化学工作站数据分析系统总体设计 | 第19-24页 |
2.1 电化学工作站总体方案设计 | 第19-20页 |
2.2 电化学工作站数据分析系统研究目标 | 第20-21页 |
2.3 电化学工作站软件整体架构设计 | 第21-23页 |
2.3.1 电化学工作站数据分析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| 第21-22页 |
2.3.2 电化学工作站数据分析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| 第22-23页 |
2.3.3 电化学工作站数据分析系统模块流向设计 | 第23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第三章 电化学工作站波形参数分析技术研究与系统实现 | 第24-44页 |
3.1 波形参数分析总体设计 | 第24-25页 |
3.2 波形处理技术研究与系统实现 | 第25-33页 |
3.2.1 波形处理算法理论基础 | 第25-29页 |
3.2.2 波形处理系统实现 | 第29-33页 |
3.3 波形频率估计技术研究与系统实现 | 第33-39页 |
3.3.1 频率估计算法技术研究 | 第33-36页 |
3.3.2 频率估计算法仿真比较 | 第36-38页 |
3.3.3 频率估计系统实现 | 第38-39页 |
3.4 波形相位差估计技术研究与系统实现 | 第39-43页 |
3.4.1 相位差估计算法技术研究 | 第39-40页 |
3.4.2 相位差估计算法仿真比较 | 第40-42页 |
3.4.3 相位差估计系统实现 | 第42-43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四章 电化学工作站阻抗分析技术研究与系统实现 | 第44-77页 |
4.1 阻抗分析总体设计 | 第44-47页 |
4.1.1 阻抗概述 | 第44-45页 |
4.1.2 阻抗分析框架设计 | 第45-47页 |
4.2 电路级联关系判断技术 | 第47-53页 |
4.2.1 串联子电路的判断方法 | 第48页 |
4.2.2 并联子电路的判断方法 | 第48-49页 |
4.2.3 电路节点的判断方法 | 第49页 |
4.2.4 基于二维编码的电路级联关系判断技术 | 第49-52页 |
4.2.5 电路级联关系判断技术的软件实现 | 第52-53页 |
4.3 电路组合参数获取技术 | 第53-59页 |
4.3.1 CDC模型简介 | 第53-54页 |
4.3.2 等效电路阻纳的获取 | 第54-55页 |
4.3.3 等效电路阻纳偏导的获取 | 第55-57页 |
4.3.4 电路组合参数获取技术的软件实现 | 第57-59页 |
4.4 等效电路元件参数提取技术 | 第59-64页 |
4.4.1 最速下降元件参数初始值修正算法 | 第60-61页 |
4.4.2 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快速逼近算法 | 第61-62页 |
4.4.3 等效电路元件参数提取技术的软件实现 | 第62-64页 |
4.5 等效电路获取技术 | 第64-73页 |
4.5.1 常见电路阻抗谱特征分析 | 第64-66页 |
4.5.2 级联电路阻抗谱特性分析 | 第66-70页 |
4.5.3 阻抗谱拐点获取 | 第70-72页 |
4.5.4 等效电路获取技术的软件实现 | 第72-73页 |
4.6 阻抗分析方法的设计与实现 | 第73-76页 |
4.6.1 已知等效电路的阻抗谱分析系统实现 | 第73-74页 |
4.6.2 已知等效电路的元件参数提取系统实现 | 第74-75页 |
4.6.3 未知等效电路的阻抗谱分析系统实现 | 第75-76页 |
4.7 本章小结 | 第76-77页 |
第五章 电化学工作站数据分析处理系统的测试及分析 | 第77-95页 |
5.1 测试平台搭建及验证 | 第77-79页 |
5.2 波形参数分析模块的测试与分析 | 第79-82页 |
5.2.1 实验数据波形处理测试 | 第79-81页 |
5.2.2 实验数据波形分析结果验证 | 第81-82页 |
5.3 阻抗谱测试与分析 | 第82-93页 |
5.3.1 阻抗谱测试准备 | 第82-86页 |
5.3.2 阻抗谱测试与分析 | 第86-93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93-95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95-96页 |
致谢 | 第96-9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7-9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