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“353”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概述 | 第9-21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1页 |
1.1.1 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背景 | 第9页 |
1.1.2 国外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基础 | 第9-10页 |
1.1.3 国内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2 “353”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 | 第11-13页 |
1.2.1 三阶段 | 第11-12页 |
1.2.2 五步骤 | 第12-13页 |
1.2.3 三次学情调查 | 第13页 |
1.3 “353”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| 第13-15页 |
1.3.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| 第13-14页 |
1.3.2 陶行知的“教学合一”思想及陈鹤琴的“活教育”理论 | 第14页 |
1.3.3 分层递进教学理论 | 第14-15页 |
1.3.4 “合作学习”理论 | 第15页 |
1.4 “353”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关键环节 | 第15-18页 |
1.4.1 科学建设学习小组 | 第15-17页 |
1.4.2 合理设计导学案 | 第17-18页 |
1.5 “353”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 | 第18-19页 |
1.6 研究意义 | 第19-20页 |
1.7 研究方法 | 第20-21页 |
2 “353”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案例及应用效果 | 第21-45页 |
2.1 “353”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| 第21-25页 |
2.1.1 辅导课上自主学习 | 第21-22页 |
2.1.2 课堂教学过程的实施 | 第22-24页 |
2.1.3 课后反思 | 第24-25页 |
2.2 “353”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| 第25-45页 |
2.2.1 对学生的调查 | 第25-34页 |
2.2.2 对教师的调查 | 第34-45页 |
3 “353”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总结与反思 | 第45-49页 |
3.1 “353”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总结 | 第45-47页 |
3.2 对“353”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反思 | 第47-49页 |
4 结语 | 第49-51页 |
4.1 主要结论 | 第49页 |
4.2 不足与展望 | 第49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3页 |
附录 A 高中生物必修三导学案编号 04 | 第53-59页 |
附录 B 关于高中生物课堂情况的调查问卷 (学生卷) | 第59-63页 |
附录 C 关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调查问卷(教师卷) | 第63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