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制度问题及对策研究
| 摘要 | 第4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6页 |
| 目录 | 第7-10页 |
| 一、绪论 | 第10-15页 |
| (一)选题背景 | 第10-11页 |
| (二)选题意义 | 第11页 |
| (三)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| (四)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| 二、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制度概述 | 第15-27页 |
| (一)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制度的内涵 | 第15-18页 |
| 1 考试的内涵 | 第15-16页 |
| 2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制度的内涵 | 第16-17页 |
| 3 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制度的特点 | 第17-18页 |
| (二)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制度的现状 | 第18-25页 |
| 1 中小学教师任用制度的变迁 | 第18-20页 |
| 2 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制度的实施过程 | 第20-23页 |
| 3 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制度的价值分析 | 第23-25页 |
| (三)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制度的理论基础 | 第25-27页 |
| 1 人职匹配理论 | 第25页 |
| 2 公平正义理论 | 第25-26页 |
| 3 人才测评理论 | 第26-27页 |
| 三、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制度存在的问题 | 第27-36页 |
| (一)考试理解狭窄,测评效能欠佳 | 第27-29页 |
| 1 缺乏岗位分析,测评目标欠清晰 | 第27-28页 |
| 2 重笔试轻面试,影响测评效度 | 第28-29页 |
| (二)命题标准缺失,测评信度不高 | 第29-31页 |
| 1 笔试命题缺乏标准 | 第30页 |
| 2 面试命题经验支配 | 第30-31页 |
| (三)评分误差难控,影响选拔公平 | 第31-32页 |
| 1 缺乏定量分析指标 | 第31页 |
| 2 缺乏权限控制规定 | 第31-32页 |
| (四)考试管理失范,考试运行无序 | 第32-34页 |
| 1 考试主管单位规定不明确 | 第32-33页 |
| 2 专家参与形式化 | 第33页 |
| 3 招考程序不合理 | 第33-34页 |
| (五)制度建设滞后,舞弊事件频发 | 第34-36页 |
| 1 相关法律不完善 | 第34-35页 |
| 2 相关制度不具体 | 第35-36页 |
| 四、原因分析 | 第36-39页 |
| (一)倚重经验治考,简单模仿套用 | 第36页 |
| (二)理论研究滞后,指导实践不够 | 第36-37页 |
| (三)应试教育导向,发展环境制约 | 第37-38页 |
| (四)招聘竞争激烈,考试运行失控 | 第38-39页 |
| 五、深化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| 第39-47页 |
| (一)优化测评制度,考试方式结构化 | 第39-41页 |
| 1 两手抓,两手都要硬 | 第39-40页 |
| 2 有的放矢、提高满意度 | 第40-41页 |
| (二)规范命题制度,考试命题科学化 | 第41-42页 |
| 1 命题标准科学性 | 第41页 |
| 2 命题内容科学性 | 第41-42页 |
| (三)改革评分制度,误差控制现代化 | 第42-44页 |
| 1 制定合理的评分标准 | 第42-43页 |
| 2 使用现代化的评分技术 | 第43-44页 |
| (四)创新管理制度,考试管理标准化 | 第44-45页 |
| 1 学校主导、行政服务 | 第44页 |
| 2 增强专家队伍专业性 | 第44-45页 |
| 3 增加招聘程序透明度 | 第45页 |
| (五)完善制度体系,考试运行法制化 | 第45-47页 |
| 1 完善法律法规 | 第45-46页 |
| 2 健全相关制度 | 第46-47页 |
| 结束语 | 第47-4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8-51页 |
| 附录 | 第51-53页 |
| 个人简历、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53-54页 |
| 致谢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