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1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2 纤维混凝土计算力学研究现状 | 第11-18页 |
1.2.1 纤维混凝土增强增韧机理研究 | 第11-12页 |
1.2.2 纤维混凝土细观力学性能的研究 | 第12-16页 |
1.2.3 纤维混凝土破坏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| 第16-18页 |
1.3 存在的问题 | 第18-19页 |
1.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| 第19-21页 |
1.4.1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9页 |
1.4.2 技术路线 | 第19-21页 |
第二章 随机骨料分布模型的建立 | 第21-38页 |
2.1 Monte-Carlo 随机抽样原理 | 第21-23页 |
2.1.1 Monte-Carlo 方法的基本思想 | 第21-22页 |
2.1.2 随机数与伪随机数 | 第22-23页 |
2.2 颗粒几何信息的表达及产生 | 第23-26页 |
2.2.1 骨料颗粒级配确定 | 第23-25页 |
2.2.2 颗粒几何信息表达 | 第25-26页 |
2.3 随机骨料模型生成 | 第26-33页 |
2.3.1 随机圆形骨料模型 | 第27-29页 |
2.3.2 随机椭圆形骨料模型 | 第29-30页 |
2.3.3 随机多边形骨料模型 | 第30-33页 |
2.4 混凝土随机骨料模型生成程序设计流程图 | 第33-36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6-38页 |
第三章 基于数字图像的混凝土细观模型的建立 | 第38-53页 |
3.1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| 第38-39页 |
3.1.1 数字图像 | 第38-39页 |
3.1.2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| 第39页 |
3.2 图像增强、分割和识别 | 第39-43页 |
3.2.1 图像亮度转换 | 第39-41页 |
3.2.2 图像分割 | 第41-42页 |
3.2.3 形态学图像处理 | 第42-43页 |
3.2.4 边缘检测 | 第43页 |
3.3 颗粒形态分析与级配检测 | 第43-50页 |
3.3.1 骨料颗粒形状特征定量分析 | 第44-46页 |
3.3.2 粗集料空间分布的定量分析 | 第46-50页 |
3.4 混凝土细观结构模型的建立 | 第50-51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51-53页 |
第四章 纤维混凝土细观结构与力学性能的数值模拟 | 第53-74页 |
4.1 纤维混凝土本构关系和屈服准则 | 第53-56页 |
4.1.1 应力-应变曲线分析 | 第53-55页 |
4.1.2 纤维混凝土的本构模型 | 第55-56页 |
4.2 纤维混凝土细观介质参数的确定 | 第56-65页 |
4.2.1 硬化纤维砂浆基体 | 第57-62页 |
4.2.2 粗集料 | 第62-63页 |
4.2.3 界面过渡区 | 第63-65页 |
4.3 纤维混凝土细观结构模型 | 第65-66页 |
4.4 纤维混凝土细观数值试验模拟 | 第66-72页 |
4.4.1 纤维混凝土试件抗压试验模拟 | 第66-69页 |
4.4.2 纤维混凝土试件抗弯拉试验模拟 | 第69-72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72-74页 |
第五章 粗集料对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| 第74-90页 |
5.1 粗集料形状与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关系 | 第74-80页 |
5.1.1 粗集料形状对纤维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| 第74-77页 |
5.1.2 粗集料形状对纤维混凝土抗弯拉强度的影响 | 第77-80页 |
5.2 粗集料含量与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关系 | 第80-86页 |
5.2.1 粗集料含量对纤维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| 第80-83页 |
5.2.2 粗集料含量对纤维混凝土抗弯拉强度的影响 | 第83-86页 |
5.3 两种细观结构模型的对比研究 | 第86-89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89-90页 |
结论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| 第90-93页 |
结论 | 第90-91页 |
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| 第91-9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3-10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100-101页 |
致谢 | 第10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