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水路运输论文--港口工程论文--港口工程施工论文--各种工程论文

滨海河网地区堤围工程关键技术问题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一章 绪论第13-23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3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堤围的概念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滨海河网地区水文气象特点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滨海河网地区地形、地貌及地质特点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滨海堤围工程与普通堤防工程的区别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5 本文所依托的工程背景及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第16-19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状况概述第19-21页
    1.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主要研究内容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主要研究方法第22-23页
第二章 本文所依托的堤围工程基本情况第23-31页
    2.1 工程的地理位置第23-25页
    2.2 工程所在地的水系情况第25-26页
    2.3 工程所在地的地形、地貌及地质情况第26-27页
    2.4 工程所在地的水灾情况第27-28页
    2.5 工程的原状及存在的问题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堤防的原状及存在的问题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穿堤建筑物的原状及存在的问题第29-30页
    2.6 工程加固达标的标准及规模第30页
    2.7 本章小结第30-31页
第三章 滨海河网地区堤围工程水文计算研究第31-49页
    3.1 潮位站设计特征潮位推求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潮水位频率分析的一般方法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潮位站设计特征潮位推求方法的实例分析第33-35页
    3.2 洪潮遭遇分析第35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遭遇分析方法简介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感潮河段潮位与上游洪水的遭遇分析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感潮河段潮位与河口潮位遭遇分析第40-43页
    3.3 水面线推求第43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一维非恒定水流基本方程及其数值解法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河网非恒定水流的数值解法第46-48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8-49页
第四章 波浪对堤围作用的分析研究第49-69页
    4.1 波浪爬高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第49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波浪爬高计算方法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基于正交分析法的波浪爬高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第51-53页
    4.2 迎水坡坡比对波浪爬高的影响第53-54页
    4.3 不规则水域的堤围工程波浪爬高计算方法研究第54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常用的计算方法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多风向对比法第56-59页
    4.4 滨海河网地区堤围消浪措施的研究第59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堤围消浪措施的作用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消浪平台的消浪作用研究第59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反弧形防浪墙的消浪作用研究第62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防浪林的消浪作用第66-67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67-69页
第五章 滨海河网地区堤围工程堤身断面设计研究第69-89页
    5.1 不同堤型的比选第69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常用堤型的介绍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三种堤型的抗滑稳定性对比分析第70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三种堤型的沉降对比分析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三种堤型的优缺点和适用性总结第73-74页
    5.2 堤身结构设计第74-8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堤身迎水坡结构设计第74-7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堤身背水坡结构设计第7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堤顶结构设计第79-8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堤前护脚设计第8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堤后填塘固基设计第81-82页
    5.3 堤身断面设计工程实例第82-8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工程概况第82-8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不同堤型方案的波浪爬高对比第83-8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不同堤型的稳定性对比第85-8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堤身断面的具体设计第86-88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88-89页
第六章 滨海河网地区堤围堤基处理方法研究第89-110页
    6.1 抛石挤淤法的应用研究第89-94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抛石挤淤法的加固原理第89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抛石挤淤的方式及适用范围第89-91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抛石挤淤法的工程设计实例第91-94页
    6.2 排水固结法的应用研究第94-10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排水固结法的加固原理第94-95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排水固结法的设计第95-97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排水固结法的工程设计实例第97-100页
    6.3 水泥搅拌桩法的应用研究第100-109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水泥搅拌桩法的加固机理第100-101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水泥搅拌桩的施工方法第101-102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水泥搅拌桩的设计第102-109页
    6.4 本章小结第109-110页
第七章 滨海河网地区堤围崩岸原因分析及护岸措施研究第110-127页
    7.1 水流作用对堤围崩岸的影响第110-115页
        7.1.1 滨海河网地区河流形态特征第110页
        7.1.2 主支流交汇区水流特征及其对堤围崩岸的影响第110-113页
        7.1.3 河道分汊区水流特征及其对堤围崩岸的影响第113-115页
    7.2 潮汐作用对堤围崩岸的影响第115-118页
        7.2.1 滨海河网地区潮汐规律第115-116页
        7.2.2 潮汐作用对堤围稳定的影响第116页
        7.2.3 潮汐作用对堤围崩岸影响的实例分析第116-118页
    7.3 抛石护岸的设计研究第118-126页
        7.3.1 抛石护岸的优点第118-119页
        7.3.2 抛石粒径的计算第119-120页
        7.3.3 抛石护岸坡度及范围的设计研究第120-126页
    7.4 本章小结第126-127页
结论与展望第127-130页
    结论第127-128页
    展望第128-130页
参考文献第130-133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33-134页
致谢第134-135页
附件第135页

论文共13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带状城市群公交线路设计与票价测算研究
下一篇:超载车辆对桥梁疲劳寿命的影响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