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政治论文

高中《生活与哲学》课生活化教学探析

中文摘要第1-9页
Abstract第9-11页
引言第11页
一、《生活与哲学》课生活化教学概念界定及实施的必要性、可行性第11-22页
 (一) 概念界定第11-13页
 (二) 《生活与哲学》课生活化教学实施的必要性第13-18页
  1. 是由该学科的特点决定的第13-14页
  2. 是由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第14-15页
  3. 是由教育教学目标决定的第15-17页
  4. 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第17-18页
 (三) 《生活与哲学》课生活化教学实施的可行性第18-22页
  1. 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引导第18-19页
  2. 高中哲学新教材的变革第19-20页
  3. 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初步改变与重建第20-21页
  4. 综合课程的开设第21-22页
二、当前《生活与哲学》课生活化教学缺失的表现及其原因分析第22-30页
 (一) 当前《生活与哲学》课生活化教学缺失的表现与危害第23-27页
  1. 学生独特个性发展的缺失第23-24页
  2. 学生创造力的缺失第24-26页
  3. 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第26-27页
  4. 教育教学的低效第27页
 (二) 《生活与哲学》课生活化教学缺失的原因第27-30页
  1. 教育教学的功利性、社会本位、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第27-28页
  2. 片面的教师评价机制和落后的教学方式第28-29页
  3. 生活化教学实施的条件不足第29-30页
三、《生活与哲学》课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第30-51页
 (一) 树立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教学理念第30-31页
  1. 坚定生活化教学的信念第30-31页
  2. 信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第31页
  3. 辩证理解教学评价机制的影响第31页
 (二) 明确“培养人的生活品质”的教学目标第31-32页
 (三) 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教学过程第32-46页
  1. 观察生活,创设生活情景,启迪智慧第33-40页
  2. 体悟生活,探究追问实质,追求智慧第40-45页
  3. 回归生活,践行方法论,升华智慧第45-46页
 (四) 营造师生平等、生活趣味浓厚的教学氛围第46-47页
  1. 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第46页
  2. 师生共建“生活化”教学氛围第46-47页
 (五) 建立生活化教学的评价机制第47-49页
  1. 学生评价机制第47-49页
  2. 教师评价机制第49页
 (六) 提高完善教师生活化教学的素质与能力结构第49-51页
  1. 教师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第50页
  2. 教师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第50-51页
结束语第51-52页
注释第52-54页
参考文献第54-56页
附录第56-58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8-59页
致谢第59页

论文共5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高中思想政治课“学案导学 自主探究”教学模式研究
下一篇:中学和谐德育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