结构与反结构的音乐诗学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导言 | 第9-14页 |
一、研究背景 | 第9-11页 |
二、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三、研究途径 | 第12页 |
四、研究价值 | 第12-14页 |
第一章 音乐结构的缘起 | 第14-32页 |
第一节 音乐智慧与音乐建构 | 第14-19页 |
一、人类文明发源地的音乐事实 | 第14-16页 |
二、维柯论人的“诗性的智慧” | 第16-17页 |
三、加德纳的“多元智能理论” | 第17-18页 |
四、布莱金坚信“人的音乐性” | 第18-19页 |
第二节 音乐结构性质及边界 | 第19-25页 |
一、对结构的“整体”的领会 | 第21-22页 |
二、对结构的“转换”的领会 | 第22页 |
三、对结构的“调整”的领会 | 第22-24页 |
四、对结构的“边界”的领会 | 第24-25页 |
第三节 走向结构的音乐感知 | 第25-32页 |
一、整体主义的音乐感知 | 第25-27页 |
二、原子主义的音乐感知 | 第27-28页 |
三、结构主义的音乐感知 | 第28-32页 |
第二章 音乐建构的第一根支柱——上帝咏叹的声音 | 第32-55页 |
第一节 音乐的神话 | 第32-35页 |
一、诗人的音乐 | 第33页 |
二、神授的音乐 | 第33-34页 |
三、音乐的神性 | 第34-35页 |
第二节 音乐的始基 | 第35-39页 |
一、本质唯一且变化 | 第36页 |
二、本质多样且不变 | 第36-37页 |
三、本质唯一且不变 | 第37-38页 |
四、本质多样且变化 | 第38-39页 |
第三节 音乐的理念 | 第39-44页 |
一、肖像摹仿理念 | 第40-42页 |
二、理念统摄音乐 | 第42-44页 |
第四节 音乐的原因 | 第44-47页 |
一、音乐摹仿自然 | 第44-46页 |
二、四因造就音乐 | 第46-47页 |
第五节 音乐的本性 | 第47-50页 |
一、为快乐而去建构 | 第47-48页 |
二、为明智而去建构 | 第48-49页 |
三、总被怀疑的建构 | 第49页 |
四、重返太一的建构 | 第49-50页 |
第六节 音乐的上帝 | 第50-53页 |
一、三位一体的建构 | 第50-52页 |
二、神学辩证的建构 | 第52-53页 |
小结 | 第53-55页 |
第三章 音乐建构的第二根支柱——心灵呼吸的节奏 | 第55-79页 |
第一节 音乐的文艺复兴 | 第55-58页 |
一、音乐之为科学 | 第55-57页 |
二、音乐之为人性 | 第57-58页 |
第二节 音乐的理性独断 | 第58-64页 |
一、二元论与音乐分析 | 第59-62页 |
二、单子论与前定和谐 | 第62-64页 |
第三节 音乐的经验怀疑 | 第64-69页 |
一、培根的归纳思维 | 第64-65页 |
二、洛克的感官经验 | 第65-66页 |
三、贝克莱的感知观 | 第66-67页 |
四、休谟的自我怀疑 | 第67-69页 |
第四节 音乐的先天法则 | 第69-73页 |
一、理性先天的规定 | 第69-70页 |
二、音乐判断的调节 | 第70-73页 |
三、天才立法的音乐 | 第73页 |
第五节 音乐的浪漫气质 | 第73-77页 |
一、无限的节奏 | 第74-75页 |
二、自由的诗化 | 第75-76页 |
三、绝对的呼吸 | 第76-77页 |
小结 | 第77-79页 |
第四章 音乐建构的第三根支柱——音响律动的语言 | 第79-102页 |
第一节 音乐的情感与形式 | 第79-84页 |
一、意志客体化与听觉万花筒 | 第80-82页 |
二、音乐的深度与音响的纯粹 | 第82-83页 |
三、情感的依附与形式的自由 | 第83-84页 |
第二节 音乐的悬搁与还原 | 第84-90页 |
一、回到本身的建构 | 第85-86页 |
二、意向开显的建构 | 第86页 |
三、作为此在的建构 | 第86-88页 |
四、进入屋宇的建构 | 第88-90页 |
第三节 音乐的图像与游戏 | 第90-95页 |
一、音乐建构的语言图像 | 第91-92页 |
二、音乐建构的语言游戏 | 第92-95页 |
第四节 音乐的解构与解释 | 第95-100页 |
一、后现代语境中的音乐建构 | 第95-96页 |
二、作为解构活动的音乐建构 | 第96-98页 |
三、作为解释活动的音乐建构 | 第98-100页 |
小结 | 第100-102页 |
第五章 音响建构的历史模型 | 第102-123页 |
第一节 音响的游戏 | 第102-112页 |
一、音响的划分 | 第103-106页 |
二、音程的计算 | 第106-109页 |
三、音符的伦理 | 第109-112页 |
第二节 音响建构的时间性 | 第112-122页 |
一、音响建构的历时性向度 | 第112-116页 |
二、音响建构的共时性向度 | 第116-122页 |
小结 | 第122-123页 |
第六章 节奏建构的历史模型 | 第123-146页 |
第一节 节奏的游戏 | 第123-134页 |
一、节奏的激活 | 第124-128页 |
二、节拍的约定 | 第128-134页 |
第二节 节奏生成的新维度 | 第134-144页 |
一、“动能”和“运动”的节奏生成 | 第135-139页 |
二、“时间”和“感知”的节奏生成 | 第139-144页 |
小结 | 第144-1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46-148页 |
致谢 | 第148-149页 |
在读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| 第1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