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绪论 | 第11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2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2-13页 |
1.2.2 理论意义 | 第13页 |
1.2.3 现实意义 | 第13页 |
1.3 文献综述 | 第13-17页 |
1.3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3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1.3.3 研究述评 | 第16-17页 |
1.4 研究方法、思路与内容 | 第17-20页 |
1.4.1 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1.4.2 研究思路与内容 | 第18页 |
1.4.3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| 第18-20页 |
2 绿色会计理论基础 | 第20-23页 |
2.1 绿色会计的内涵 | 第20页 |
2.2 绿色会计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| 第20-21页 |
2.3 绿色会计的目标与假设 | 第21页 |
2.4 绿色会计与传统会计比较分析 | 第21-23页 |
2.4.1 传统会计理论局限性 | 第21-22页 |
2.4.2 绿色会计与传统会计的联系 | 第22页 |
2.4.3 绿色会计与传统会计的区别 | 第22-23页 |
3 湖南省资源型企业绿色会计应用现状 | 第23-30页 |
3.1 资源型企业概念及特征 | 第23-24页 |
3.2 湖南省资源型企业概况 | 第24-28页 |
3.2.1 本研究涉及的主要企业类型 | 第25页 |
3.2.2 湖南省资源型企业的发展现状 | 第25-28页 |
3.3 湖南省资源型企业绿色会计应用现状 | 第28-29页 |
3.4 构建资源型企业的绿色会计体系的必要性 | 第29-30页 |
4 资源型企业绿色会计核算体系的构建 | 第30-38页 |
4.1 绿色会计核算与报告的一般原则 | 第30页 |
4.2 绿色会计核算对象 | 第30-31页 |
4.3 绿色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 | 第31-34页 |
4.3.1 绿色资产的确认与计量 | 第32页 |
4.3.2 绿色负债的确认与计量 | 第32-33页 |
4.3.3 绿色成本的确认与计量 | 第33页 |
4.3.4 绿色收益的确认与计量 | 第33-34页 |
4.4 绿色会计核算账户的设置 | 第34-35页 |
4.5 绿色会计报告及信息披露 | 第35-38页 |
4.5.1 应当披露环境信息 | 第35-36页 |
4.5.2 鼓励披露环境信息 | 第36-37页 |
4.5.3 2014-2016年湖南省资源型上市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情况 | 第37-38页 |
5 株冶集团绿色会计核算案例分析 | 第38-55页 |
5.1 株冶集团概况 | 第38-41页 |
5.2 株冶集团主要绿色事项 | 第41-44页 |
5.2.1 科研投入 | 第41-42页 |
5.2.2 购买排污权和支付排污费 | 第42页 |
5.2.3 环境综合治理政府补助 | 第42-43页 |
5.2.4 环保设施建设 | 第43页 |
5.2.5 环卫及绿化投入 | 第43-44页 |
5.3 株冶集团绿色会计处理 | 第44-53页 |
5.3.1 绿色资产的核算 | 第44-45页 |
5.3.2 绿色负债的核算处理 | 第45-46页 |
5.3.3 绿色成本的核算 | 第46-48页 |
5.3.4 绿色收益的核算 | 第48-49页 |
5.3.5 株冶集团近三年绿色会计报表编制 | 第49-53页 |
5.4 株冶集团环境信息披露 | 第53-55页 |
5.4.1 主要环境绩效 | 第53页 |
5.4.2 主要污染物排放达标情况 | 第53页 |
5.4.3 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行状况 | 第53-54页 |
5.4.4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| 第54-55页 |
6 对策与建议 | 第55-57页 |
6.1 完善环境信息披露法规 | 第55页 |
6.2 积极推进相关会计准则制定 | 第55页 |
6.3 加快推行绿色会计核算试点 | 第55页 |
6.4 加强企业环境监管 | 第55-56页 |
6.5 严格执行环保税政策 | 第56-57页 |
7 结论与展望 | 第57-61页 |
7.1 研究结论 | 第57-58页 |
7.2 研究不足 | 第58-59页 |
7.2.1 数据来源上的不足 | 第58页 |
7.2.2 研究方法上的不足 | 第58-59页 |
7.3 研究展望 | 第59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5页 |
致谢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