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符号学出发--王蒙创作中的粗话、饮食与梦研究
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0 前言 | 第10-12页 |
1 王蒙创作中粗话与其承载的意义 | 第12-26页 |
1.1 正视粗话现象 | 第13-15页 |
1.1.1 粗话的力量 | 第13-14页 |
1.1.2 粗话进入文学创作 | 第14-15页 |
1.2 个人身份与性格的印记 | 第15-20页 |
1.2.1 粗话使用的必然性 | 第16-17页 |
1.2.2 粗话背后的身份象征意义 | 第17-18页 |
1.2.3 粗话与特殊感情状态的适应性 | 第18-20页 |
1.3 粗话的“解救”功能 | 第20-26页 |
1.3.1 排遣负面感情的出口 | 第21-23页 |
1.3.2 为咒骂而咒骂的人生艺术 | 第23-25页 |
1.3.3 儿童精神世界的崩塌与重建 | 第25-26页 |
2 王蒙创作中饮食符号的深层涵义 | 第26-42页 |
2.1 窥见个人思想文化内涵的窗口 | 第27-31页 |
2.1.1 作为人生最高理想的饮食 | 第27-29页 |
2.1.2 暂时的精神支撑转移 | 第29页 |
2.1.3 知识分子精神人格的分裂 | 第29-31页 |
2.2 饮食改革的独特性 | 第31-37页 |
2.2.1、稀粥的“坚硬”品质与文化内涵 | 第33-35页 |
2.2.2 饮食的“自由”特点 | 第35-37页 |
2.3 生活的力量和本质 | 第37-42页 |
2.3.1 劳动与饮食的神圣性质 | 第37-39页 |
2.3.2 被亵渎的饮食与勤劳作风 | 第39-42页 |
3 王蒙创作中梦的象征意义 | 第42-55页 |
3.1 梦是可被解读的 | 第42-45页 |
3.1.1 梦的象征意义与隐喻 | 第43-44页 |
3.1.2 梦与文学创作 | 第44-45页 |
3.2 梦传达的讯息 | 第45-49页 |
3.2.1 潜意识感受与剖白 | 第45-47页 |
3.2.2 欲望的表达和满足 | 第47页 |
3.2.3 生命的内在指引 | 第47-49页 |
3.3 梦与现实的联系 | 第49-55页 |
3.3.1 梦与现实的互相作用 | 第49-51页 |
3.3.2 梦与清醒时思想的一致性 | 第51-53页 |
3.3.3 “梦”非梦 | 第53-55页 |
结语 | 第55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59页 |
致谢 | 第59-60页 |
个人简历 | 第60页 |
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0-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