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水利工程论文--水利枢纽、水工建筑物论文--调水工程论文

德州南水北调续建配套工程方案优化设计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1 绪论第9-16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-11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投影寻踪分类模型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熵权系数评价模型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主成分分析法第13-14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技术路线第14-16页
2 工程概况第16-41页
    2.1 项目区现状情况分析第16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自然地理概况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水文气象第19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区域地质概况第23-24页
    2.2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第2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项目区水资源及供水状况分析第24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存在问题分析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配套工程建设的必要性第34-35页
    2.3 工程任务和规模第35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工程建设的任务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工程规模第35-41页
3 配套工程方案及其优化第41-56页
    3.1 供水线路方案与管材设计方案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供水线路方案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管材设计方案第42-44页
    3.2 优化模型第44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投影寻踪分类模型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熵权系数评价模型第47-48页
    3.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指标结构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评价指标体系第49-51页
    3.4 方案的优选与评价第51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供水线路方案的优选与评价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管材方案的优选与评价第52-56页
4 配套工程综合效益影响分析第56-60页
    4.1 经济效益第56页
    4.2 社会效益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饮用水水源问题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就业问题第57-58页
    4.3 生态效益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地下水超采问题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挤占问题第58-60页
5 总结与展望第60-62页
    5.1 主要结论第60-61页
    5.2 研究展望第61-62页
参考文献第62-66页
致谢第66-67页
个人简历第67-68页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8-69页

论文共6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以抽水蓄能电站为主要调频手段的电网AGC控制策略
下一篇:基于航线匹配的控制河段船舶航行时间预测算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