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抽水蓄能电站为主要调频手段的电网AGC控制策略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发展概况 | 第10-12页 |
1.3 自动发电控制技术发展方向 | 第12-13页 |
1.4 课题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| 第13-15页 |
第2章 电力系统发电控制原理 | 第15-23页 |
2.1 引言 | 第15页 |
2.2 自动发电控制系统 | 第15-18页 |
2.2.1 调度中心控制系统 | 第15-16页 |
2.2.2 信息传输系统 | 第16-17页 |
2.2.3 机组控制系统 | 第17-18页 |
2.3 水电发电控制系统模型 | 第18-20页 |
2.3.1 传统水电机组模型 | 第18-19页 |
2.3.2 新水电机组模型 | 第19-20页 |
2.4 互联电网的AGC控制方式 | 第20-22页 |
2.4.1 联络线功率偏差控制 | 第21-22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2-23页 |
第3章 多源电力系统AGC调度策略 | 第23-32页 |
3.1 引言 | 第23页 |
3.2 火电机组煤耗经济模型 | 第23页 |
3.3 火-蓄机组调差时间模型 | 第23-26页 |
3.4 数学模型约束条件 | 第26-27页 |
3.5 多源电力系统AGC容量分析 | 第27-28页 |
3.6 多源电力发电调度策略 | 第28-31页 |
3.6.1 风电并网控制策略 | 第29页 |
3.6.2 电网CPS安全标准 | 第29-30页 |
3.6.3 多源电力系统发电调度模型 | 第30-31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4章 Matlab建模与算法实现 | 第32-39页 |
4.1 决策模型matlab程序建模 | 第32-34页 |
4.2 算法实现 | 第34-36页 |
4.2.1 PSO算法原理简介 | 第34-35页 |
4.2.2 PSO算例与流程 | 第35-36页 |
4.3 算例结果优势简析 | 第36-38页 |
4.4 本章小节 | 第38-39页 |
第5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39-50页 |
5.1 引言 | 第39页 |
5.2 控制决策仿真实例 | 第39-42页 |
5.2.1 仿真结果与分析 | 第40-42页 |
5.3 互联电网AGC系统仿真实例 | 第42-49页 |
5.3.1 仿真结果与分析 | 第44-49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0-52页 |
6.1 课题研究总结 | 第50-51页 |
6.2 研究展望 | 第51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| 第56-57页 |
致谢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