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保险论文--中国保险业论文--各种类型保险论文

我国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制度优化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导论第10-19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分析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文献综述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文献综述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研究评述第16页
    1.3 研究思路、方法及创新点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思路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可能的创新点第18-19页
第2章 我国养老金社会化发放情况分析第19-29页
    2.1 我国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制度的内涵第19-20页
    2.2 我国养老金发放制度的发展历程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差额缴拨阶段(1984-1990年)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全额缴拨阶段(1991-至今)第21-23页
    2.3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构分析第23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企业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结构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账户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主要相关部门职责第27-29页
第3章 现行发放制度评价第29-36页
    3.1 我国现行养老金发放制度定性评价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现行发放制度效率低下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当前发放成本和监管成本较高第30页
    3.2 现行发放制度存在的具体问题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冒领养老金行为时有发生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违规领取行为屡禁不止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业务管理存在违规违法现象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社会化服务不到位,存在乱收费现象第32-33页
    3.3 现行发放制度问题分析的理论基础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“理性人”理论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委托-代理关系下的非对称信息理论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风险论中的道德风险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路径依赖理论第35-36页
第4章 基于多个层次分析现行发放制度问题成因第36-45页
    4.1 基于宏观角度——发放环境及背景分析第36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历史原因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统筹层次较低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基本养老金产权的不确定性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配套法律不完善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信息化程度低第39-40页
    4.2 基于中观角度——制度执行层面分析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经办社会保险的相关机构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发放机构第43-44页
    4.3 基于微观层面——非正式因素分析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企业角度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个人角度第44-45页
第5章 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制度优化的实现路径第45-52页
    5.1 优化发放制度上层设计第45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逐步提升统筹层次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建立健全预算管理体系,保障财政投入合理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做实个人账户,推进稳健投资运营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加快立法,加大惩治力度第48-49页
    5.2 完善发放制度执行手段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加强事前防控,打好制度优化基础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明确各部门职责,联动监管控制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健全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加大信息化建设,提高信息化程度第51-52页
第6章 结论第52-54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52-53页
    6.2 不足之处第53-54页
参考文献第54-57页
致谢第57-58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课题第58页

论文共5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企业年金信托管理研究
下一篇:我国专利保险发展研究--以佛山市禅城区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