滥用职权罪若干问题研究
| 摘要 | 第1-9页 |
| ABSTRACT | 第9-11页 |
| 一、滥用职权罪概述 | 第11-18页 |
| (一) 滥用职权罪的概念 | 第11-13页 |
| 1、学说概览 | 第11-12页 |
| 2、学说简评及本文观点 | 第12-13页 |
| (二) 中国古代关于滥用职权罪的立法 | 第13-15页 |
| (三) 新中国关于滥用职权罪的立法 | 第15-16页 |
| (四) 滥用职权罪的现状 | 第16-18页 |
| 1、滥用职权罪发案多 | 第16页 |
| 2、社会危害巨大 | 第16-17页 |
| 3、轻刑化问题突出 | 第17-18页 |
| 二、滥用职权罪的犯罪构成及有关问题 | 第18-41页 |
| (一) 滥用职权罪的犯罪构成 | 第18-36页 |
| 1、滥用职权罪的客体 | 第18-20页 |
| 2、滥用职权罪的客观方面 | 第20-28页 |
| 3、滥用职权罪的主体 | 第28-31页 |
| 4、滥用职权罪的主观方面 | 第31-36页 |
| (二) 滥用职权罪犯罪形态问题 | 第36-41页 |
| 1、滥用职权罪的未遂形态 | 第36-37页 |
| 2、滥用职权罪的共同犯罪形态 | 第37-38页 |
| 3、滥用职权罪的罪数形态 | 第38-41页 |
| 三、域外有关滥用职权罪的立法 | 第41-48页 |
| (一) 日本 | 第41页 |
| (二) 德国 | 第41-42页 |
| (三) 法国 | 第42页 |
| (四) 俄罗斯 | 第42-43页 |
| (五) 美国 | 第43页 |
| (六) 我国台湾、澳门 | 第43-44页 |
| (七) 《联合国反腐败公约》 | 第44-48页 |
| 四、滥用职权罪的立法建议 | 第48-54页 |
| (一) 滥用职权罪主体的完善 | 第48-49页 |
| (二) 滥用职权罪主观方面的完善 | 第49-50页 |
| (三) 滥用职权罪客观方面的完善 | 第50-51页 |
| (四) 刑罚设置的完善 | 第51-52页 |
| 1、适当提高法定刑 | 第51-52页 |
| 2、增设财产刑与资格刑 | 第52页 |
| (五) 立法结构的完善 | 第52-54页 |
| 1、滥用职权罪与玩忽职守罪分列 | 第52-53页 |
| 2、协调一般滥用职权罪与特殊滥用职权罪 | 第53-5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4-57页 |
| 致谢 | 第57-58页 |
|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