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1.1.1 城郊森林公园大规模发展 | 第12页 |
1.1.2 城郊森林公园边缘区域被忽视 | 第12-13页 |
1.1.3 整合边缘区域的土地资源促进城景协调 | 第13页 |
1.2 研究问题的提出 | 第13页 |
1.3 研究对象、目的和意义 | 第13-15页 |
1.3.1 研究对象 | 第13-14页 |
1.3.2 研究目的 | 第14页 |
1.3.3 研究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4 研究内容和方法 | 第15-17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5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1.4.3 研究框架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研究综述 | 第17-34页 |
2.1 基本概念与分类 | 第17-21页 |
2.1.1 城郊森林公园 | 第17-19页 |
2.1.2 边缘区域 | 第19-21页 |
2.2 国外研究 | 第21-27页 |
2.2.1 国家公园的研究 | 第21-23页 |
2.2.2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理论模型 | 第23-25页 |
2.2.3 土地利用优化研究 | 第25-27页 |
2.3 国内研究 | 第27-32页 |
2.3.1 森林公园研究进展 | 第27-29页 |
2.3.2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研究 | 第29-30页 |
2.3.3 土地利用优化研究 | 第30-32页 |
2.4 研究述评 | 第32-34页 |
第三章 大阳山国家森林公园及边缘区域概况 | 第34-52页 |
3.1 大阳山国家森林公园概况 | 第34-41页 |
3.1.1 区域位置 | 第34页 |
3.1.2 功能定位 | 第34-38页 |
3.1.3 资源禀赋 | 第38-40页 |
3.1.4 景区构成 | 第40-41页 |
3.2 苏州大阳山国家森林公园边缘区域范围划定 | 第41-45页 |
3.2.1 城郊森林公园边缘区划定方法 | 第41-44页 |
3.2.2 大阳山国家森林公园边缘区范围划定 | 第44-45页 |
3.3 大阳山国家森林公园边缘区域概况 | 第45-51页 |
3.3.1 自然及社会环境 | 第45-46页 |
3.3.2 城景关系分析 | 第46-50页 |
3.3.3 区域类型特征 | 第50-51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四章 大阳山国家森林公园边缘区域土地利用状况及问题 | 第52-63页 |
4.1 土地利用现状 | 第52-54页 |
4.1.1 用地结构:圈层结构明显 | 第52页 |
4.1.2 土地利用现状特征:以生态用地为主,建设用地散乱分布 | 第52-54页 |
4.2 土地利用问题 | 第54-58页 |
4.2.1 用地类型复杂,“飞地”较多 | 第54页 |
4.2.2 土地功能零碎,空间萎缩 | 第54-57页 |
4.2.3 土地粗放经营,效率低下 | 第57页 |
4.2.4 建设用地入侵,保护不力 | 第57-58页 |
4.3 土地利用产生问题的原因 | 第58-62页 |
4.3.1 城市扩张 | 第58-60页 |
4.3.2 市场失灵 | 第60页 |
4.3.3 监管失效 | 第60-62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第五章 大阳山国家森林公园边缘区域土地利用优化策略 | 第63-75页 |
5.1 优化目标 | 第63-64页 |
5.2 优化原则 | 第64-65页 |
5.2.1 引导性原则 | 第64页 |
5.2.2 适应性原则 | 第64-65页 |
5.2.3 控制性原则 | 第65页 |
5.3 优化策略 | 第65-72页 |
5.3.1 提升功能定位:突出功能传递 | 第65-66页 |
5.3.2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:加强城景联系 | 第66-67页 |
5.3.3 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:引导产业发展 | 第67-71页 |
5.3.4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:提升综合效益 | 第71-72页 |
5.4 策略实施建议 | 第72-74页 |
5.4.1 理清权属职责,构建“四步走”管理平台,促进城景协同发展 | 第72-73页 |
5.4.2 引入市场机制,构建多利益主体经营模式,促进城景共生共荣 | 第73-74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74-75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75-78页 |
6.1 本文的结论 | 第75-76页 |
6.1.1 梳理了城郊森林公园边缘区域分别与“城”、“景”的关系 | 第75页 |
6.1.2 分析了城郊森林公园边缘区域在开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| 第75-76页 |
6.1.3 剖析了城郊森林公园边缘区域土地利用产生问题的原因 | 第76页 |
6.1.4 提出了城郊森林公园边缘区域土地利用优化策略 | 第76页 |
6.2 本文的创新点 | 第76-77页 |
6.3 不足与展望 | 第77-7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8-85页 |
图表目录 | 第85-87页 |
致谢 | 第87-88页 |
作者简历 | 第88页 |